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與紐約、倫敦并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
一、香港現存比較優勢與主要經濟功能
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與全球經濟連結的主要中介,香港是這個城市群全球價值鏈管理的主要樞紐。2020年,香港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當地辦事處的10大來源地為中國內地、日本、美國、英國、新加坡、德國、法國、中國臺灣、瑞士、荷蘭,其中,中國內地公司數目1986個,占比22%;日本公司數目1398個,占比15.5%;美國公司數目1283個,占比14.2%。
2020年香港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當地辦事處的10大來源地及占比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智研咨詢整理
作為亞洲最大的跨國公司區域總部集結地,50%以上的駐港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辦事處的主要內地業務集中在廣東珠三角地區;2020年,廣東省地區總部數目352個,占比23.4%;地區辦事處數目607個,占比24.5%。
2020年在香港從事中國內地業務的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數目及占比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班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2020年中國企業市值的500強中,香港集聚的總部數量48個,約占大灣區的四成,香港在大灣區中作為海外企業進入中國、中國企業聯系海外的重要通道和門戶地位。
2020年中國市值500強企業總部所在地分布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智研咨詢整理
二、香港新競爭優勢和新經濟角色
2020年,香港的全球供應鏈主要集中于亞太一側,香港貨物貿易的主要貿易伙伴是中國內地、中國臺灣、美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其中,中國內地貿易額占比51.8%,中國臺灣貿易額占比6.2%。
2020年香港貨物貿易的主要貿易伙伴占貿易額比重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東盟成為大灣區內地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香港對東盟貨物貿易總額為1333.89億美元,其中,進口額968.16億美元,出口額364.7億美元;廣東省對東盟貨物貿易總額為1574.47億美元,其中,進口額789.55億美元,出口額784.92億美元。
2020年香港、廣東省與東盟貨物貿易狀況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智研咨詢整理
香港是東盟進入中國內地、內地企業進入東盟的最為重要門戶城市,跨國公司駐港地區總部從事東盟業務的數量為1824個,地區代表處從事東盟業務的數量為2370個。
2020年在香港從事東南亞地區業務的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數目與占比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智研咨詢整理
三、香港未來發展趨勢
香港作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將是大灣區的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香港的經濟結構過于偏重金融和房地產,實體和創新較弱,特別容易受全球經濟政治的動蕩影響。
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