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航城市和機場
2020年,我國境內運輸機場(不含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共有241個,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機場240個,永州零陵機場臨時停航,年內定期航班新通航機場有廣西玉林福綿機場、新疆于田萬方機場、重慶仙女山機場。
2015-2020年我國境內運輸機場數量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民航機場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區)237個,較上年增加3個,年內定期航班新通航的城市(或地區)有廣西玉林、新疆于田、重慶武隆。安康五里鋪機場遷至安康富強機場。
2015-2020年我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數量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智研咨詢整理
二、主要生產指標
我國機場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的同時,積極實施“客貨并舉”發展戰略,多方聯系運力,優化航線網絡,實現生產運輸快速恢復。2020年,我國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8.57億人次,較上年減少4.94億人次,同比下降36.6%。
2015-2020年我國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智研咨詢整理
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8.4億人次,較上年減少3.72億人次,同比下降30.7%,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完成0.03億人次,比上年下降90.2%;國際航線完成0.17億人次,較上年減少1.22億人次,同比下降87.8%。
2015-2020年我國機場分航線完成旅客吞吐量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以來,面對疫情影響和市場下行的雙重壓力,我國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有所下降。截至2020年底,我國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1607.5萬噸,較上年減少102.5萬噸,同比下降6.0%。
2015-2020年我國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智研咨詢整理
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947.4萬噸,較上年減少116.9萬噸,同比下降11.0%,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完成82.7萬噸,比上年下降12.5%;國際航線完成660.1萬噸,較上年增加14.4萬噸,同比增長2.2%。
2015-2020年我國機場分航線完成貨郵吞吐量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智研咨詢整理
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截至2020年底,我國機場完成飛機起降904.9萬架次,較上年減少261.1萬架次,同比下降22.4%;其中,完成運輸架次為745.8萬架次,較上年減少241萬架次,同比下降24.4%。
2015-2020年我國機場完成飛機起降次數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智研咨詢整理
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873.4萬架次,較上年減少193萬架次,同比下降18.1%,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完成4.8萬架次,比上年下降75.5%;國際航線完成31.5萬架次,較上年減少68.1萬架次,同比下降68.4%。
2015-2020年我國機場分航線完成飛機起降次數
資料來源:交通運輸部、智研咨詢整理
三、未來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全社會運輸需求增加,航空運輸作為現代交通體系中較為快捷的運輸方式,受到了廣泛歡迎,機場作為航空運輸的基礎,具有壟斷性、稀缺性的特點,在我國得到了極大發展。
未來機場的三大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1-2027年中國民航機場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1-2027年中國民航機場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共三章,包含中國民航機場概述,2016-2020年中國機場場所屬行業運營情況,2021-2027年中國機場業發展前景預測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