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餐食品發展概況
(1)代餐食品定義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關于發布《代餐食品》團體標準中的定義,代餐食品是指為了滿足成年人控制體重期間一餐或兩餐的全部或者部分營養需要,代替一餐或兩餐,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種控制能量的食物。
(2)代餐食品特點
代餐除了能夠快速、便捷的為人體提供大量的各種營養物質外,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飽腹等特點。如利用魔芋為原料生產的鮮花派、五谷雜糧輾磨的雜糧粉。
代餐食品根據功能與形態有眾多品類,常見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以及代餐粥等。綜合目前國內代餐食品生產趨勢來看,差異化代餐食品整體呈現出一些共同趨勢,如小包裝、低糖、全球性、網紅等趨勢。
代餐食品“新標簽”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中國代餐食品社會環境分析
(1)相關政策
《代餐食品》團體標準發布,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經中國營養學會法規標準委員會組織審查,《代餐食品》(T/CNSS002-2018)團體標準發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是我國首個控制體重用代餐食品團體標準發布,該標準對代餐食品的范圍、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含能量及營養素要求)、安全需求、標簽及使用說明等方面,提出了規范和標準。
在2020年1月份已經實施的《代餐食品》團體標準中對產品的標簽提出,代餐食品能量、蛋白質、脂肪、必須成分和可選擇成分含量標識應增加“每份”含量的標識,進一步方便了消費者對食品的選擇。
不過由于該《標準》并沒有強制性,營養配比,使用方法沒有明確標準,導致目前國內代餐市場相對混亂,部分消費群體依舊對于代餐食品的正確使用存在誤區。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產品在消費領域的快速滲透。
(2)居民消費能力
居民消費者是代餐食品的終端消費環節,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是反應代餐食品市場容量以及消費規模的重要表現。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整體處于增長趨勢,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居民收入增速以及消費支出能力時出現一定放緩,但縱觀國內宏觀經濟發展趨勢,伴隨著消費升級的驅動影響,國內代餐食品在居民端的銷售空間依舊具有極強的市場潛力。
2014-2020年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走勢圖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3)主要消費群體
代餐食品已經成為全民的大趨勢,新一線和二線城市消費占比接近五成,從銷售體量及消費者人數上,代餐食品的整體銷售均有著穩步的增長且呈現大于50%的增長率,代餐食品逐漸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其中85%的消費者購買代餐的原因是因為健身,在2018年,95后取而代之90后,已經占據主要消費者地位,年輕人的健康意識正在改變著消費的格局。
研究發現,女性消費者對代餐也是非常喜愛,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其中近三年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女性消費者占比接近五成,代餐食品也逐漸成為全民的大趨勢。
(4)技術研發現狀
據統計,從2011-2020年中國代餐食品行業專利申請數量總共達到166件,其中2018年達到行業最高峰值為53件,近兩年代餐食品行業專利申請數量略有下降趨勢。
三、中國代餐食品產業現狀
從產業鏈來看,代餐食品行業上游為原材料,包括農業、畜牧業、養殖業產品以及食品加工設備;代餐食品行業下游主要是消費者。我國畜牧養殖體量龐大,農業種植面積廣,代餐食品原材料供給相當充足,有利于保證代餐食品行業持續發展過程中的原材料支持。
代餐食品行業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總的來看,中國的代餐食品產量總體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但增速較需求量增速較為緩慢。一方面國內食品工業主要企業仍未進入國際主流,反而是國外巨頭在國內市場具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依托國內較為低廉的人工成本生產出口,另一方面,中國的代餐市場起步相對較晚,近幾年需求高速增長,增速高于全球,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企業將市場重心集中在國內市場。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代餐食品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代餐食品產量達到了35.14萬噸,2019年其的產量達到了99.46萬噸。
2014-2019年中國代餐食品產量走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得益于國內代餐食品市場的火熱,行業需求持續增長,同時國內代餐食品種類不斷豐富,部分產品價格顯著下降,極大的刺激了行業需求量的增長,2014年我國代餐食品市場需求量約為21.91萬噸,2019年上升至了77.21萬噸。
2014-2019年中國代餐食品需求量走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我國代餐食品行業市場規模913.72億元,同比2018年的683.77億元增長了33.63%。近幾年我國代餐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速情況如下圖所示:
2014-2019年代餐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代餐食品是用來取代或部分替代正餐的食品,常見代餐食品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及代餐粥等。代餐除能夠快速、便捷地為人體提供大量營養物質外,通常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飽腹等特點。按照功能分類,代餐食品可分為減脂塑型代餐食品,能量補充代餐食品,全營養代餐食品及功能性部分代餐食品。由于代餐食品制作流程中熱量計算精確,在現代社會中,常被減肥、降脂人群作為卡路里控制餐使用。
2019年我國代餐食品行業市場規模913.72億元,其中,代餐奶昔219.29億元;代餐粉粥246.7億元;代餐麥片191.88億元;代餐棒82.23億元;代餐零食及其他173.62億元。
2014-2019年代餐食品行業市場結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四、中國代餐食品行業發展趨勢
從代餐食品所涉及的主要細分市場來看,乳品企業適合進入的代餐細分市場分別是體重管理代餐和代餐零食。
1、體重管理代餐市場
中國的肥胖人口迅速增加,肥胖已經成為中國公共健康的重要問題之一。對于國人來講,減肥、控制體重應提高重視,因此,體重管理成為消費者選擇代餐食品的重要原因。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共有肥胖成人6.72億,占全部人口的13%,這表明每8名成人中有1人肥胖。數據顯示,中國平均肥胖率達12%左右,肥胖總人數高居世界第一,肥胖人群早已突破99000萬,體重超標者高達2億人。除了患慢性病的風險增加外,肥胖者還遭受社會的歧視,嚴重肥胖的患者可能會遭受心理和身體俱損的更大風險。為了幫助治療肥胖癥,西方各發達國家建議將膳食替代品用作肥胖癥有效的減肥治療策略。
中國和美國肥胖人數對比分析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智研咨詢整理
2、代餐零食市場
健康與營養成為零食的主要特質。86%的中國消費者將營養與健康視為零食選購的重要考量,全天然、添加營養物質、高蛋白、低卡路里和低鹽被認為是健康零食的主要特質。代餐食品還能降低血糖,改善代謝水平,具有不可忽視的醫療作用。所以具有低熱量、高纖維和高飽腹等特點的代餐食品市場前景將更加廣闊。
以95后為主的新一代年輕消費者已成為食品行業消費主力軍,代餐食品正受到新消費群體的青睞。為運動人群、銀發一族等特殊群體提供營養補充的功能性代餐食品也正在蓬勃發展。未來隨著對代餐食品的監管日益加強,行業將越來越規范,市場前景可期。


2025-2031年中國代餐食品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代餐食品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共十一章,包含國內代餐食品生產廠商競爭力分析,中國代餐食品行業投資現狀與前景分析,2025-2031年中國代餐食品行業發展預測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