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隨著全球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對高性能流體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同時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使得復合集流體的性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市場需求。目前,復合集流體可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電子、醫療等領域,這為市場的擴大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據統計,2023年全球復合集流體市場規模達到18億元,預計2025年全球復合集流體的市場規模有望接近300億元。其中,復合銅箔市場規模預計為206億元;復合鋁箔市場規模預計為86億元。
相關上市企業:雙星新材(002585)、東材科技(601208)、銅豐電子(600237)、瑞華泰(688323)、諾德股份(600110)、嘉元科技(688388)、元琛科技(688659)、寶明科技(002992)、勝利精密(002426)、阿石創(300706)等。
相關企業:深圳市漢嵙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揚州納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新崳柔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康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光騰微納材料有限公司、先憲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重慶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復合集流體、復合銅箔、復合鋁箔、基材
一、復合集流體行業相關概述
復合集流體是一種“三明治”結構的電池材料,由內層的聚合物高分子層、中間的金屬導電層和外層的陶瓷、塑料等耐腐蝕材料組成。其中,內層的高分子聚合物是電池的正極,金屬導電層是電池的負極,而外層的陶瓷、塑料等耐腐蝕材料則提供了電池的隔離保護。復合集流體的優點在于,它既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環壽命,同時也能夠提供足夠的過充電保護、穩定的大電流放電能力和優良的安全性能,可以廣泛應用于高性能電池領域,如太陽能電池、鋰離子電池等。相比于傳統的鋁箔或銅箔,復合集流體能夠降低電池的成本、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因此被認為是實現高能量密度電池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
目前,復合集流體中可選用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PET、PP、PI等,其中PI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化學穩定性和較寬的溫度范圍,但由于其生產技術難度高且成本昂貴,很難批量生產,還未進入導入階段。產業端主流選擇為PET和PP。相比于PP,PET在耐溫性、附著力、抗拉伸性等方面更具優勢,因此各材料廠早期多選用PET作為中間層,應用已相對成熟。
復合集流體制備工藝與傳統鋁箔/銅箔大相徑庭,傳統鋁箔/銅箔是以高純度的金屬或者合金制成,純度通常在99.5%~99.8%之間,傳統鋁箔的制備工藝為壓延法,傳統銅箔的制備工藝為壓延法和電解法;而復合集流體由高分子層和金屬導電層組成,復合鋁箔采用蒸鍍法制備,復合銅箔采用多步法制備,即以磁控濺射、蒸鍍、水電鍍等技術將銅層涂覆到基材表面。
二、復合集流體行業產業鏈
復合集流體行業的產業鏈涵蓋了從原材料供應、設備制造到產品生產、應用領域的全過程。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共同推動著復合集流體行業的快速發展。復合集流體行業上游主要包括高分子基材、銅、鋁等在內的原材料廠商以及切割機、鍍膜設備、熱處理設備等設備廠商;中游為復合銅箔、復合鋁箔制造商;下游為各個動力電池企業和車企。
從企業布局來看,上游原材料企業主要包括雙星新材、東財科技、康輝新材、銅豐電子、瑞華泰、沃格光電等;設備企業主要包括東威科技、驕成超聲、洪田科技、三孚新科、匯成真空、騰勝科技等。中游企業主要包括雙星新材、金美新材料、諾德股份、嘉元科技、元琛科技、寶明科技、勝利精密等。下游企業主要包括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億緯鋰能、蜂巢能源、國軒高科等。
復合集流體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輔材,主要作用是導電,能夠將電池活性物質產生的電流匯集起來形成較大的電流輸出,實現化學能向電能的轉化。鋰離子電池正極和負極上均搭載著不同的集流體材料,正極為鋁箔,負極為銅箔。鋰離子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與儲能產業重要原材料,其質量直接影響到新能源汽車整車性能與儲能轉換效率。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力度支持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在下游新能源汽車與儲能產業強勢發展下,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大幅增長。據統計,2024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量達到294.57億只,同比上漲20.1%。從成本占比來看,鋰離子電池中,銅箔相較于鋁箔成本占比較高,為8.90%。因此,未來電池輕量化將進一步推動銅箔薄型化發展。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復合集流體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三、復合集流體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全球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對高性能流體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同時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使得復合集流體的性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市場需求。目前,復合集流體可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電子、醫療等領域,這為市場的擴大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據統計,2023年全球復合集流體市場規模達到18億元,預計2025年全球復合集流體的市場規模有望接近300億元。其中,復合銅箔市場規模預計為206億元;復合鋁箔市場規模預計為86億元。
四、復合集流體行業競爭格局
?復合集流體作為電池產業鏈重點關注的材料,近年來吸引了眾多相關企業布局,其中不乏上市材料企業及電池企業跨界投資。如江蘇雙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康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寶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諾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未來,復合集流體對標傳統集流體的競爭將越發激烈,復合集流體或可助力企業成為賽道“黑馬”,加速行業的重新洗牌。
??江蘇雙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是一家專業致力于高分子新材料行業產品技術研發、生產銷售、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新能源材料板塊,公司產品涵蓋背板基材、強化PET、光伏背板、復合銅箔等,主要應用于光伏組件制造與鋰電池生產,下游為光伏、新能源汽車等行業。近年來,為響應鋰電池性能提升需求,公司聚焦于先進集流體材料的研發。公司于 2020 年立項復合銅箔項目,期間對母粒及材料配方及制備、工藝路線等進行反復開發調試與市場調研,形成卷樣成品進入下道工序。2022 年 12 月公司完成首條 PET復合銅箔設備安裝,隨之產品送樣下游客戶,客戶反復測試驗證,2023年6月,憑借優異的產品性能,公司簽訂首張PET復合銅箔項目訂單,實現從0到1的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復合銅箔一期的產能建設有序推進,相關設備陸續進場進行安裝調試。同時,為豐富公司產品結構,公司對PP基材的復合銅箔產品的研發也在穩步推進中。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達到1.78億元,同比上漲9.89%。
?諾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用電解銅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相關產品主要包括3-6微米極薄鋰電銅箔、8-10微米超薄鋰電銅箔、9-70微米高性能電子電路銅箔、105-500微米超厚電解銅箔、鋰電子用多孔銅箔和雙面光高抗拉強度的銅箔等,產品主要應用于鋰電池生產制造。近年來,公司抓住新能源汽車產業及鋰電池產業蓬勃發展的機遇,集中資源和精力發展主營業務,逐步加強主業投入和布局,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目前,公司旗下擁有五大電解銅箔生產基地,現已成為國際知名的鋰電銅箔龍頭供應商。2023年公司銅箔產量達到39421噸,同比下降11.44%。
五、復合集流體行業發展趨勢
1、行業有望迎來進一步放量
近年來,眾多電池、材料、設備相關企業入局復合集流體賽道,材料測試、商業化導入進程進一步加快。目前,復合鋁箔已在極氪009、問界M9、彈匣2.0電池等不同車型及電池上得到應用,行業需求不斷增加,將進一步推動復合鋁箔走向更大規模量產。同時復合銅箔在產能、產品成熟度上的不斷完善,未來有望在終端應用市場上取得突破。
2、國家政策的支持
復合集流體產業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導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政府和相關機構對復合集流體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給予了積極支持,推動其在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的應用。未來,隨著政策支持的進一步強化和技術進步,復合集流體行業有望實現更快的發展?。
3、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和降本需求推動行業薄型化
對于鋰電池銅箔而言,由于其為100%純銅制成,所以厚度為主要性能指標之一,厚度越薄,單位面積銅箔質量越輕,電池能量密度也就越高。同時,更薄的鋰電銅箔也能降低電池內阻,實現更好的電池性能。而傳統鋰電銅箔成本占比中原材料銅的占比達到83%,銅箔薄化將有效降低原材料銅的需求,實現降本。因此,未來復合集流體行業將朝著薄型化發展。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復合集流體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復合集流體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復合集流體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復合集流體產業市場策略及建議,2025-2031年中國復合集流體產業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透視,中國復合集流體產業研究總結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