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近年來,隨著全球對環保和循環經濟的重視程度加深,采用可回收材料、提高生產過程中的能效和減少廢物排放成為了投資決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碳纖維預制件作為一種高性能、輕量化的材料,符合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因此,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碳纖維預制件的需求量也得到了增長。2017-2023年中國碳纖維預制件需求量從1331.9噸增長至3752.8噸,估計2024年行業需求量仍保持增長趨勢,同比上漲9.7%。
相關上市企業:光威復材(300699)、楚江新材(002171)、吉林化纖(000420)、中復神鷹(688295)、中簡科技(300777)、金發科技(600143)、博云新材(002297)、恒神股份(832397)、中航高科(600862)、上海石化(600688)、航天環宇(688523)等。
相關企業:江蘇天鳥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新創碳谷集團有限公司、常州啟賦安泰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博實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銳斯卡碳纖維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無錫市盛特碳纖維制品有限公司、宜興市思維奇碳纖維制品有限公司、湖南九華碳素高科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碳纖維預制件、碳纖維產量、碳纖維熱場材料、飛機碳剎車、航空航天、需求量
一、碳纖維預制件行業相關概述
????碳纖維預制件是由預先制作好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片或其它形狀,經過切割、成型、組合等工藝制成的具有特定形狀和性能的零部件。碳纖維材料密度小,但強度非常高,這使得碳纖維預制件在重量上具有顯著優勢,同時能夠滿足高強度的需求。目前,按照應用領域的不同,碳纖維預制件主要分為航天用特種纖維預制件、碳剎車預制件和熱場材料預制件,可分別制造成為航空部件、飛機碳剎車和熱場消耗材料。其中飛機碳剎車是碳纖維預制件的一大重要應用領域,飛機碳剎車和粉末冶金剎車相比具有使用壽命長、性價比高、高性能和重量輕等優點。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積極推動碳纖維發展,而碳纖維預制件為碳纖維的一種加工形態,也將受到政策影響。如2021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的《2021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其中提出持續開展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推動稀土新材料、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民機材料等領域的標準研制。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門發布《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推動有色金屬、化工、無機非金屬等先進基礎材料升級,發展高性能碳纖維、先進半導體等關鍵戰略材料,加快超導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創新應用。
二、碳纖維預制件行業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碳纖維預制件行業上游是指碳纖維及生產設備。碳纖維,作為一種高性能的纖維材料,具有高強度、高模量、低密度等優良特性,是制造碳纖維預制件的基礎材料。而生產設備則是將碳纖維加工成預制件所必需的機械和工具,這些設備的性能和質量直接影響到預制件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中游是指碳纖維預制件的生產。這一環節是將上游的碳纖維材料通過特定的工藝和技術加工成預制件的過程。下游是指應用領域,碳纖維預制件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半導體、光伏、軌道交通等領域。
碳纖維,被譽為工業黑黃金,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無機纖維材料,以其耐高溫、耐腐蝕、高強度和輕量化等特性,在航空航天、新能源、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碳纖維行業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發展起來的,全球市場主要被國外的大企業把控著。而我國碳纖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1世紀之后,我國大力氣發展碳纖維產業,國內的企業慢慢沖破了國外的技術限制,一點點縮小和世界上先進碳纖維生產技術的差距。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國碳纖維產量持續上漲。據統計,2023年中國碳纖維產量從2016年的3746噸增長至53684噸。
碳纖維預制件因其輕質高強、耐腐蝕等特性而被廣泛應用于飛機的結構件和零部件中。飛機碳剎車盤是飛機起落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在飛機著陸時提供必要的制動力,確保飛機能夠安全、平穩地停下來。同時飛機碳剎車盤也是飛機重要的消耗性部件,平均使用一年就需要更換,碳剎車盤市場需求巨大。近年來,隨著社會進步和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民航旅客運輸量顯著提升,民航運輸飛機數量也不斷增加。據統計,2017-2023年中國民航全行業運輸飛機數量從3296架增長至4270架。估計2024年運輸飛機數量達到4300架以上。未來隨著民航規模的不斷擴大,碳纖維剎車盤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
除了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外,半導體產業也是碳纖維預制件的重要應用領域。碳纖維熱場材料是硅晶爐的重要消耗性材料。單晶硅、多晶硅是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原材料,原始硅經提純、氯化后在多晶硅氫化爐進行還原生成多晶硅。再通過多晶硅鑄錠爐生成硅錠,或者通過單晶硅爐直拉單晶硅棒。熱場材料是硅晶爐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溫度梯度的分布、溫度的傳導、隔熱性能將直接影響晶體質量。根據使用頻率需要定期更換熱場材料,在100%開工率下,保溫罩、隔熱層、加熱器等部件平均每年需更換兩次,消耗量大。因此,隨著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對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將進一步推動碳纖維熱場材料發展。2023年中國多晶硅產量達到116.27萬噸,同比上漲40.6%。碳纖維熱場材料作為多晶硅生產過程中的重要耗材,需求量也會隨之提高。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碳纖維預制件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三、碳纖維預制件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全球對環保和循環經濟的重視程度加深,采用可回收材料、提高生產過程中的能效和減少廢物排放成為了投資決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碳纖維預制件作為一種高性能、輕量化的材料,符合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因此,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碳纖維預制件的需求量也得到了增長。2017-2023年中國碳纖維預制件需求量從1331.9噸增長至3752.8噸,估計2024年行業需求量仍保持增長趨勢,同比上漲9.7%。
從細分市場來看,2023年碳纖維預制件在汽車領域的需求量最高,為2220.4噸,市場占比為59%;其次是航空軍工領域,其需求量達到1048.5噸,市場占比為28%。
四、碳纖維預制件行業競爭格局
?從競爭格局來看,碳纖維預制件行業的競爭加劇。由于碳纖維預制件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目前市場上的主要企業集中在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同時中國也在積極推動碳纖維預制件產業的發展。隨著國內廠商技術的提升和設備的更新,國內碳纖維預制件行業的競爭將逐漸加劇。目前,中國碳纖維預制件行業相關企業主要包括江蘇天鳥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光威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中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等。
?楚江新材專注于材料的研發與制造,致力成為極具競爭力的先進材料研發制造平臺型公司,業務涵蓋先進銅基材料和軍工碳材料兩大板塊,產品包括精密銅帶、銅導體材料、銅合金線材、精密特鋼、碳纖維復合材料和特種熱工裝備及新材 料等六大類。其中在碳纖維復合材料方面,主要由子公司江蘇天鳥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其主要從事高性能碳纖維預制件以及特種纖維布的研發和生產?。天鳥高新成立于1997年,發展至今已在碳纖維復合材料領域有著豐富的技術積累和市場應用。其產品廣泛應用于軍民航天航空領域,生產的飛機碳剎車預制件已成功應用于波音、空客等主流民用飛機與多種軍用飛機中,打破了國外在飛機碳剎車領域的壟斷?。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楚江新材高端裝備、碳纖維復合材料同比上漲19.25%。
??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專業從事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推動國內碳纖維的產業化發展,長期專注于高性能碳纖維創新研究,實現了高性能干噴濕紡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突破,主要產品型號包括SYT45、SYT49S、SYT55S、SYT65、SYT70、SYM35X、SYM40J、SYM40X、SYM46J、SYM50J,2024年上半年成功開發了SYM46X、SYM55J、SYM60J產品,產品規格覆蓋1-48K的大小絲束,形成了高強標模型、高強中模型、高強高模型全系列的碳纖維品種,實現了聚丙烯腈碳纖維可商品化產品的全覆蓋。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壓力容器、碳/碳復材、交通運輸、體育休閑、風電葉片、建筑加固等領域,并積極開發產品在電子3C、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等領域的拓展應用,極大滿足了國內各碳纖維應用領域的使用需求。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19億元,同比下降30.46%,歸母凈利潤-0.08億元,同比止盈轉虧。這主要受市場競爭加劇,公司產品銷售價格下調影響。
五、碳纖維預制件行業發展趨勢
碳纖維預制件因其輕質高強的特點,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體育器材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近年來,隨著碳纖維材料技術的進步,碳纖維預制件的生產工藝不斷優化,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都有顯著提高。目前,碳纖維預制件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和無人機等新興領域,對輕量化材料的需求尤為迫切。未來碳纖維預制件的發展將更加注重材料性能的提升和應用領域的擴展。一方面,隨著技術的進步,碳纖維預制件將更加輕量化、高強度,能夠滿足更苛刻的應用條件。另一方面,隨著電動汽車和可穿戴設備等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碳纖維預制件的應用將更加廣泛。此外,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碳纖維預制件也可能成為增材制造的新材料之一。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碳纖維預制件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碳纖維預制件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碳纖維預制件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十三章,包含碳纖維預制件行業風險及對策,碳纖維預制件行業發展及競爭策略分析,碳纖維預制件行業趨勢預測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