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長期以來,衛生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和利用導致鄉鎮患者對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缺乏信任,加之縣域醫共體內促進分級診療制度的利益共享機制尚待完善,大量患者流向縣醫院,乃至大城市的公立綜合醫院,農村基層診療量不斷下滑。稀缺的診療量,不僅讓這些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新增設的醫療資源遭遇閑置與浪費,也讓它們頻頻陷入運營困境。因此我國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呈現持續縮減態勢。但是得益于近幾年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積極推動人員、技術、服務、管理下沉,促進資源共享、服務共為、責任共擔,有效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鶎俞t療衛生機構對群眾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強,2023年中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診療人次達到27.1億人,比2022年增加2.2億人,同比上漲8.84%。
關鍵詞:農村醫療、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診療人次
一、農村醫療行業概述
農村醫療是指在農村地區為農民提供的醫療服務,包括預防、醫療、康復和健康促進等服務。它是國家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農村醫療服務主要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如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這些機構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進行健康教育宣傳,開展預防接種工作,并提供婦幼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農村醫療對于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良好的醫療服務能夠保障農民的健康,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促進農村人口的穩定和發展。同時,農村醫療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為農村地區的發展提供健康保障。因此,為改善農村居民的醫療條件,我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農村醫療政策和措施。例如2023年2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鄉村醫療衛生體系改革發展取得明顯進展。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智能化、數字化應用逐步普及,中醫藥特色優勢進一步發揮,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顯著提升,鄉村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置能力不斷增強。2024年7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管理的通知》中,提出加大醫?;饘︵l村醫療衛生體系支持力度,規范村衛生室醫保服務協議管理,推動更多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管理。
近年來,我國農村人口數量逐年下降,這一方面受人口向城市流動影響,另一方面受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上升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中國鄉村人口數量達到4.77億人,比2022年減少1404萬人,同比下降2.86%。預計未來農村人口數量將進一步減少,對此,提高農村醫療水平是一項重要舉措。一直以來,我國農村醫療資源相對不足,與城市相比,農村醫療資源的配置相對較少,醫療設備和醫療技術,也相對落后,這導致農村居民在患病時,往往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有些疾病甚至因為得不到及時治療而加重。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農村60歲以上人口中,有70%以上的均患有多種程度不等的慢性疾病??梢?,我國農村醫療服務有待加強。未來,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農村醫療保障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口的醫療需求將得到滿足。
二、農村醫療行業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農村醫療行業上游主要包括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等,這些產品是農村醫療服務的基礎,其質量和供應穩定性直接影響到醫療服務的質量。中游是指農村醫療服務,包括疾病診斷、治療、康復等,該環節是整個產業鏈的核心環節。下游是指農村居民,他們作為醫療服務的消費者,其消費行為和需求直接影響到醫療服務市場的規模和結構。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他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農村醫療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三、農村醫療行業發展現狀
長期以來,衛生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和利用導致鄉鎮患者對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缺乏信任,加之縣域醫共體內促進分級診療制度的利益共享機制尚待完善,大量患者流向縣醫院,乃至大城市的公立綜合醫院,農村基層診療量不斷下滑。稀缺的診療量,不僅讓這些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新增設的醫療資源遭遇閑置與浪費,也讓它們頻頻陷入運營困境。因此我國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呈現持續縮減態勢。據統計,我國鄉鎮衛生院數量從2017年的3.66萬個降至2023年的3.4萬個;村衛生室數量從2017年的63.21萬個降至2023年的58.3萬個。
據統計,2017-2023年中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量整體處于下降趨勢,2023年中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量從2017年的96.86萬人下降至62.2萬人。這一方面是受城市化的推進,許多農村的常駐人口減少,村衛生室的服務對象減少,導致收入降低,許多醫生選擇轉行或離崗?。另一方面,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改革也影響了鄉村醫生的數量。許多地區的村衛生室轉為衛生院派出機構,村醫轉為衛生院職工,這導致村醫數量減少。此外,村醫職業吸引力下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村醫的收入和待遇相對較低,許多年輕村醫選擇離職創業或考取編制,導致村醫數量減少。對此,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如2023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的通知》,其中就提出為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補充和優化鄉村醫生隊伍,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促進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就業。2023年以來,我國已招聘大學生村醫5000多人,4800多位農村訂單免費醫學生經過規范化培訓進入基層醫療機構。這在一定程度上充實并優化了鄉村醫生隊伍。
從診療人數來看,2017-2022年中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診療人次逐年下降,從2017年的29億人降至2022年24.9億人。但2023年中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診療人次達到27.1億人,比2022年增加2.2億人,同比上漲8.84%;其中鄉鎮衛生院診療人次達到13.1億人,比2022年增加1億人,村衛生室診療人次達14億人,比2022年增加1.2億人??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群眾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強。這主要得益于近幾年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積極推動人員、技術、服務、管理下沉,促進資源共享、服務共為、責任共擔,有效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農村醫療行業發展趨勢
1、鄉村醫生的服務能力要求將持續加強
隨著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農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這種需求的增長要求鄉村醫生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以滿足農民的多元化醫療需求。未來,農村醫療行業將更加注重基層醫療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通過加強培訓、提供進修機會等方式,提高鄉村醫生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同時,農村醫療行業將加強智能化和數字化應用,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遠程醫療、在線問診等服務,方便農民群眾就醫。這也要求鄉村醫生具備一定的信息化素養和技術應用能力,以適應新的醫療服務模式。
2、鄉村醫生職業化推進,村醫待遇要逐步提升
醫生培養周期長、鄉村醫生福利保障不到位、整體待遇不理想、基層發展前途受限等原因,均是制約專業人員下沉到村衛生站工作的因素。近年來,為保障鄉村醫生待遇和地位,國家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如在《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提出推動鄉村醫生向執業(助理)醫師轉化,打造一支專業化、規范化鄉村醫生隊伍。在編制方面,要求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獲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在收入待遇方面,要求切實落實鄉村醫生多渠道補償,動態調整補助標準,逐步提高鄉村醫生收入;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服務的鄉村醫生,地方要適當增加補助。該政策的發布不僅可以推動鄉村醫生隊伍向更加專業化、職業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有助于提升鄉村醫生的待遇和地位,從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農村醫療行業,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農村醫療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農村醫療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農村醫療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共十一章,包含2024年農村醫療機構的建設分析,2024年農村醫療體制改革分析,2025-2031年中國農村醫療行業投資及前景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