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政府數字化轉型是全球范圍內的趨勢之一。政法信息化系統在提升政府機關工作效率、優化公共服務、加強執法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21年我國政法信息化系統需求總量從2016年的2180套增長至3464套,預計2023年我國政法信息化系統需求總量有望增長至4114套。
關鍵詞:政法信息化系統市場規模、政法信息化系統市場競爭格局、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發展前景
一、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定義及實施范圍
政法信息化系統是指在政法領域應用信息技術,通過集成、共享和管理信息資源,提升工作效率、服務水平和決策能力的系統。這種系統通常涵蓋了政法機關內部的管理和運作,同時也包括與公眾、其他政府機構以及相關合作伙伴之間的信息交流。
政法信息化系統的關鍵目標是優化政法機關的運作流程、提高信息共享和處理的效率,同時提供更加智能、精準的決策支持。
二、全球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分析
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在中國和其他國家都受到了快速發展的推動,受益于技術創新、數字化轉型以及社會治理的需求。近年來,全球政法信息化系統規模呈不斷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政法信息化系統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102.75億美元增長至145.92億美元,預計2023年全球政法信息化系統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168億美元。
從區域分布來看,亞太政法信息化系統市場規模占比約38.17%;歐洲政法信息化系統市場規模占比約26.05%;美國占比約23.27%。
三、國內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發展現狀
“十三五”期間,隨著我國電子政務從單一的業務領域逐步向數字政府轉變,信息系統集成成為主要建設形勢,政府信息系統集成規模高速增長。政法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旨在提高政法機關的治理水平、服務水平,加強社會治理和法治建設。這類系統的規模和復雜性通常與政法機關的職能和服務范圍相關。政法信息化建設是政務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政法系統一直在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和信息化建設。政法信息化系統涵蓋了公安、法院、檢察院等多個部門,旨在提升辦公效率、服務水平,實現信息共享。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政法信息化系統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從2016年的62.9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91.30億元,其中,公安信息化系統119.37億元;法院及檢察院信息化系統48.59億元;司法行政機關及其他信息化系統23.34億元。預計2023年我國政法信息化系統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239.56億元,其中,公安信息化系統145.02億元左右;法院及檢察院信息化系統60.35億元左右;司法行政機關及其他信息化系統29.47億元左右。
政府數字化轉型是全球范圍內的趨勢之一。政法信息化系統在提升政府機關工作效率、優化公共服務、加強執法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21年我國政法信息化系統需求總量從2016年的2180套增長至3464套,預計2023年我國政法信息化系統需求總量有望增長至4114套。
據統計,2016年我國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產值113.78億元,到2021年增長到了195.91億元,預計2023年我國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產值有望增長于239.56億元。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
四、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產業鏈
1、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產業鏈結構
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為計算機、軟件等行業,下游主要為公安機關、法院及檢察院等政法機構。
2、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產業鏈上游-計算機
隨著國內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完善,計算機硬件需求有望得到良好的新增市場,同時軟件系統升級周期縮短,計算機硬件淘汰周期隨之加快,有利于提高計算機硬件的存量替代空間。隨著我國科技的快速進步,電子計算機發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2021年我國電子計算機(電腦)產量為48546.4萬臺,同比增長19.8%。2022年我國電子計算機整機產量45314.8萬臺,同比下降8.1%。
3、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產業鏈下游-法院
政法部門是指公安部門、檢察院、法院、司法行政部門的統稱,是黨委的重要職能部門。智能化成為包括法院在內司法機關、政府部門信息化建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也深刻影響了法院信息化建設以及相關應用系統的研發。
智慧法院行業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當前,我國政府正在以智慧法院建設為重點,以促進審判體系的智能化和審判能力的高效化,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法院的智慧化改造步入新的階段。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8547件,較2021年增加20.7件。
五、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發展環境-相關政策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是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是引領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核心力量,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軟件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社會演進、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驅動力量。
近年來,在國際競爭加劇、信息安全愈加重要的背景下,國家為搶抓未來技術發展的制高點、進一步推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數字經濟發展,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22〕14號),賦予軟件和信息技術越來越重要的使命,同時也從制度層面為國內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及相關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六、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競爭格局
1、主要企業
政法信息化系統市場競爭企業數量較多,包括安盟信息及麒麟軟件等。北京安盟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政法行業數據安全隔離與交換解決方案,主要是解決不同密級網系之間的數據安全隔離與交換,包括:互聯網與各類內部工作網之間、內部工作網與其他單位工作網的跨網系、跨部門數據安全交換。麒麟軟件提供安全、高效、高度適配行業應用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比如,針對公安行業特點,推出銀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統(公安專版),集成公安數字證書在線客戶端、兼容國密瀏覽器、公鑰基礎設施、一機兩用、安全殺毒軟件、移動存儲介質管理平臺等行業專屬應用。
2、南京通達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達海立足核心業務,持續深耕法院行業應用,加大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區塊鏈等相關技術的研發,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相關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利用大數據分析、自然語言處理、多模態機器學習等技術,持續提升感知、認知平臺能力,構建以案件要素、裁判規則、文書組裝規則為支撐的知識服務能力,探索、推進人工智能在訴訟服務、審判執行、司法管理等領域的融合應用,提升產品智能化應用水平,拓展智能應用場景,滿足法院對于智能化應用的需求,促進法院數字化轉型。
南京通達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司法信息系統研發和信息技術服務,是全國法院信息化建設的先行者。2018年以來,南京通達海營業收入維持較高增長,十分穩健,凈利潤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022年,通達海科技實現營收4.63億元,較2021年增長1.13億元,歸母凈利潤為0.88億元,較2021年有小幅下降。
從產品業務來看,應用軟件開發,占58.7%,應用軟件服務占28.65%,司法輔助服務占11.21%;從客戶來說,公司的直接客戶有法院、企業、銀行、運營商等,但主要銷售的產品均和司法類相關。2022年通達海在法院客戶貢獻收入占比達43.59%。
七、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發展趨勢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政府管理、社會治理等的融合日益深化,軟件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核心和靈魂,總體上呈現出生態化、平臺化、服務化的發展趨勢;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已經深入到政府治理、社會服務以及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受近年來國際形勢變化以及逆全球化的影響,信息安全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次,成為行業信息化建設越來越重要的考量因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成為行業應用軟件的長期發展趨勢,尤其是在重要政府部門和領域,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進程顯著加快。政府數字化轉型是全球范圍內的趨勢之一。政法信息化系統在提升政府機關工作效率、優化公共服務、加強執法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政法信息化系統將繼續推動智能化和技術創新。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應用,以提高執法效率和決策水平。我國政法信息化系統將繼續朝著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以更好地適應社會變革和法治建設的需要。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重點企業分析,2025-2031年中國政法信息化系統的發展前景及趨勢,中國政法信息化系統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