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背景:政府出臺鼓勵政策,工業軟件滲透各個行業
2023年8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印發《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支撐新興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引領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準加快形成。到2030年,滿足新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標準體系持續完善、標準化工作體系更加健全。新產業標準的技術水平和國際化程度持續提升,以標準引領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效能更加顯著。到2035年,滿足新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標準供給更加充分,企業主體、政府引導、開放融合的新產業標準化工作體系全面形成。新產業標準化發展基礎更加鞏固,以標準引領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效能全面顯現,為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提供有力保障。
二、發展現狀:東部地區優勢明顯,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信息化發展在各個行業起著重要作用,進入21世紀后,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迅猛。工業軟件作為信息化和工業化結合的重要支柱,在推動我國數字化轉型、提升產業水平和生產效率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高端工業軟件是實現我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目標的重器之一。2021年,我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突破2000億元,達24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8%,占我國軟件產品收入的9.88%;2023年半年度工業軟件收入為1247億元,較2022年同期上漲14.3%,占軟件產品收入的9.62%。
三、企業動態:企業發展速度加快,加大研發創新力度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演進,工業軟件產業面臨著世界數智化、全球化等機遇,行業內企業逐漸意識到產業創新的重要性,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整合社會資源,保障自主研發能力,從而實現企業帶動行業發展。我國工業軟件重點企業有寶信軟件、用友網絡、金蝶國際。工業互聯網是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也是傳統工業軟件企業利用行業知識與互聯網優勢實現換道超車的重大機遇。企業把握前沿技術發展方向、加大研發力度、摸索商業創新成為中國工業軟件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
四、發展趨勢:數智化轉型迎來新制高點,行業發展持續加快
互聯網、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給工業軟件行業帶來巨大機遇,《“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要求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養新興產業,發展數字產業。“數字化+雙碳”理念的推廣,促使企業從研發、制作、應用等各個環節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和綠色能源,打造更環保、更先進的工業軟件體系,構建更為完善的自主研發人才隊伍和體系。工業軟件龍頭企業均逐漸加大研發投入,通過研發與應用緊密連接,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擴大產品的國內外影響力,進而帶動行業的高速發展。
關鍵詞:工業軟件、數字化、全球化、發展趨勢
發展背景:政府出臺鼓勵政策,工業軟件滲透各個行業
工業軟件是指在工業領域里應用的軟件,包括系統、應用、中間件、嵌入式等。一般來講工業軟件被劃分為編程語言、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介于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其中系統軟件為計算機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并不針對某一特定應用領域。而應用軟件則恰好相反,不同的應用軟件根據用戶和所服務的領域提供不同的功能。工業軟件主要分為研發設計、生產控制、信息管理、嵌入式軟件四大類。
2023年8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印發《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支撐新興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引領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準加快形成。到2030年,滿足新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標準體系持續完善、標準化工作體系更加健全。新產業標準的技術水平和國際化程度持續提升,以標準引領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效能更加顯著。到2035年,滿足新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標準供給更加充分,企業主體、政府引導、開放融合的新產業標準化工作體系全面形成。新產業標準化發展基礎更加鞏固,以標準引領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效能全面顯現,為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提供有力保障。
《實施方案》要求全面推進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建設,面向重點場景和行業應用,優化完善5G標準。聚焦基礎軟件領域,研制工業、桌面、服務器、智能終端、嵌入式等操作系統標準,中間件標準,集中式事務、分布式事務、分析型、混合事務分析處理、圖數據庫等數據庫標準,以及流式、版式、瀏覽器等辦公軟件標準。聚焦工業軟件領域,研制分類、術語、命名規范等基礎標準,制修訂工業軟件數據模型、行業應用、質量測評等標準。聚焦應用軟件領域,研制數據模型和接口、系統互操作性、軟件架構開放性、應用編程接口、典型場景、價值和質量評估等標準,研制開源術語、許可證、互聯互通、項目成熟度、社區運營治理,以及開源軟件供應鏈管理等標準。
二、發展現狀:東部地區優勢明顯,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信息化發展在各個行業起著重要作用,進入21世紀后,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迅猛。工業軟件作為信息化和工業化結合的重要支柱,在推動我國數字化轉型、提升產業水平和生產效率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高端工業軟件是實現我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目標的重器之一。2018-2022年,我國軟件產品收入逐年上漲,2020年,我國軟件產品業務收入為19353億元人民幣,其中工業軟件產品收入為1477億元,占軟件產品收入的7.63%;2021年,我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突破2000億元,達24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8%,占我國軟件產品收入的9.88%;2023年半年度工業軟件收入為1247億元,較2022年同期上漲14.3%,占軟件產品收入的9.62%。
中國軟件業務分為軟件產品、信息技術服務、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統軟件四個部分,2023年半年度中國軟件業務以信息技術服務居多,信息技術服務收入為36687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15.3%,占軟件業務總收入的66%。其次是軟件產品,收入為12959億元,較2022年上半年增長11.7%,占總收入的24%。其中,從地域分布來看,我國東部地區軟件產品業務收入加快增長,中部地區增勢突出。東部地區是我國工業化發展最快、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地區,科技創新、互聯網普及速度也極快,2023年半年度我國東部地區軟件產品業務收入為10151.93億元,同比增長11.4%,占軟件業務收入的18%。近年來,我國中部地區工業化發展處于加速期,經濟發展推動科技信息化發展明顯,2023年半年度中部地區軟件產品業務收入為904.56億元,同比增長12.7%,占軟件業務收入的2%。西部地區軟件業務收入為1423.23億元,同比增長12.6%,占軟件業務收入的3%。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工業軟件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
隨著我國工業信息化發展加速,我國工業軟件供給能力逐漸提升,產業生態不斷完善,我國工業軟件自主創新成為我國提高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維護全球綠色化發展的戰略性任務,我國工業軟件也逐漸走向世界舞臺。2019年,全國軟件業務出口金額為505.3億美元,同比下降1.1%;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進出口業務減少,我國軟件業務出口形勢低迷,出口金額為478.7億美元,同比下降2.4%。2022年,全球經濟恢復,中國軟件業務出口保持增長,出口金額為524.1億美元,同比增長3.0%。2023年半年度軟件業務出口金額為241.8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2%。
三、企業動態:企業發展速度加快,加大研發創新力度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演進,工業軟件產業面臨著世界數智化、全球化等機遇,行業內企業逐漸意識到產業創新的重要性,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整合社會資源,保障自主研發能力,從而實現企業帶動行業發展。我國工業軟件重點企業有寶信軟件、用友網絡、金蝶國際。
2018-2023年第二季度,寶信軟件、用友網絡、金蝶國際三家企業營業收入均逐年上漲。2020年至今。寶信軟件成長速度加快,2020年寶信軟件營業收入為95.16億元,反超用友網絡,同比增長38.96%;2021年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人民幣,達117.59億元,同比增長15.01%,2023年半年度營業收入為56.77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14.40%。2019年用友網絡營業收入為85.10億元,同比增長10.5%;2020年至今,用友網絡受“疫情”影響,商務洽談和客戶經營困難,營業收入增速下降,2020年,用友網絡營業收入為85.25億元,同比增長0.2%;2022年營業收入為92.62億元,同比增長3.7%;2023年半年度營業收入為33.70億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4.7%。2021年起,金蝶國際營業收入增長速度加快,2021年營業收入為41.74億元,同比增長24.4%,主要原因為云服務業務增加;2023年半年度營業收入為25.68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16.8,預計2023年度金蝶國際營業收入將持續增長。
工業互聯網是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也是傳統工業軟件企業利用行業知識與互聯網優勢實現換道超車的重大機遇。企業把握前沿技術發展方向、加大研發力度、摸索商業創新成為中國工業軟件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2018-2022年,寶信軟件對工業互聯網等技術的研發投入呈現階梯式上漲,2020年,研發費用為9.95億元,同比增長31.09%;2023年半年度寶信軟件投入的研發費用為6.38億元。用友網絡投入的研發費用高于寶信軟件和金蝶國際,2020年至今投入研發費用增速減緩,與寶信軟件和金蝶國際差距減小。2020年,用友網絡研發費用為14.59億元,同比下降10.5%;2021年回升至17.04億元,同比增長16.2%;2023年半年度研發費用投入為10.12億元。2018-2022年金蝶國際投入研發費用持續上漲,2021年金蝶國際加大對軟件和服務的研發投入,研發費用為12.60億元,同比增長42.8%;2022年,金蝶國際研發投入為14.58億元,反超寶信軟件,同比增長15.7%;2023年半年度研發費用為7.44億元。
四、發展趨勢:數智化轉型迎來新制高點,行業發展持續加快
國家政策促進行業發展,工業軟件標準化逐漸完善
互聯網、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給工業軟件行業帶來巨大機遇,《“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要求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養新興產業,發展數字產業。同時,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對工業軟件制定、操作、系統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做出規定,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工業軟件市場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工業軟件普及率提升,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近年來,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逐漸擴大,預計未來將持續加快增長,工業軟件逐漸成為生產過程中的必備工具。數字化生產具備高效率、高精確度、高自動化程度等特點,能極大地減少損耗、節約成本,提升了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工業軟件在各行業的普及率也逐漸提高。我國目前工業軟件還存在技術沉淀不足、高端軟件較少等問題,未來,我國工業軟件行業還有很大的空間,市場前景廣闊。
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自主創新能力增強
“數字化+雙碳”理念的推廣,促使企業從研發、制作、應用等各個環節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和綠色能源,打造更環保、更先進的工業軟件體系,構建更為完善的自主研發人才隊伍和體系。工業軟件龍頭企業均逐漸加大研發投入,通過研發與應用緊密連接,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擴大產品的國內外影響力,進而帶動行業的高速發展。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工業軟件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工業軟件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工業軟件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共九章,包含國內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中國工業軟件行業投資潛力分析,工業軟件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