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2022年我國鎳產量達113.26萬噸,較2021年小幅度下降,其中進口鎳礦(折金屬)供給量達84.52萬噸,礦山鎳和再生鎳分別為11.32萬噸和17.42萬噸左右,全國產量分布來看,我國鎳產量主要分布在甘肅、陜西、廣西等地區。;需求量來看,2022年我國鎳需求量達126.61萬噸。
關鍵詞:鎳產量 鎳進口量 鎳產業鏈 鎳儲量
一、鎳產業概述
鎳(Nickel),是一種硬而有延展性并具有鐵磁性的金屬,它能夠高度磨光和抗腐蝕。鎳屬于親鐵元素。地核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在地殼中鐵鎂質巖石含鎳高于硅鋁質巖石,例如橄欖巖含鎳為花崗巖的1000倍,輝長巖含鎳為花崗巖的80倍。鎳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延展性,難熔耐高溫,在空氣中不易氧化。鎳是一種奧氏體形成元素,在不銹鋼中添加鎳可以促使形成奧氏體晶體結構,從而改善不銹鋼的可塑性、可焊接性和韌性,全球三分之二的鎳應用于不銹鋼工業,在合金鋼、電鍍、電子電池和航天領域也有廣泛應用。
二、中國鎳產業發展背景
2022年1月,工信部、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嚴禁新增鋼鐵產能,80%以上鋼鐵產能將于2025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引導中國鋼鐵產品、裝備、技術、服務等協同“走出去”。鼓勵生鐵、直接還原鐵、再生鋼鐵原料、鋼坯、鋼錠等資源性產品和半制成品進口。鎳主要用于不銹鋼和合金鋼等領域,下游關鍵領域環保政策持續趨嚴,一定程度上影響產品需求。
三、鎳產業鏈
鎳是重要的工業金屬,產業鏈上游主要可分為鎳礦(硫化鎳礦、紅土鎳礦為主)和生產加工設備等;中游主要為金屬鎳、鎳鐵和相關中間鎳產品等;下游廣泛運用于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其中鋼鐵和合金領域主要用作金屬材料,包括制作不銹鋼、耐熱合金鋼和各種合金;電鍍領域來看,在鋼材及其他金屬材料的基體上覆蓋一層耐用、耐腐蝕的表面層,其防腐性比鍍鋅層高;電池領域來看,與鈷鹽、錳鹽協同生產三元前驅體,用作新能源汽車三元動力電池正極材料。
世界鎳資源儲量十分豐富,在地球中含量僅次于硅、氧、鐵、鎂,居第5位,在地核中含鎳最高,是天然鎳鐵合金。鎳礦在地殼中含量為0.018%。世界上鎳礦資源分布中紅土鎳礦約占55%,硫化物型鎳礦占28%,海底鐵錳結核中的鎳占17%。世界鎳儲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巴西、加拿大、俄羅斯、新喀里多尼亞、印度尼西亞、南非、澳大利亞和中國等,2020年全球鎳儲量達10200萬噸,較2021年增加了約700萬噸.
我國鎳礦類型主要分為硫化銅鎳礦和紅土鎳礦兩大類,但是以硫化銅鎳礦為主,約占全國總量的90%,并且共伴生礦產多、綜合利用價值高;紅土鎳礦約占總量的10%。我國鎳礦床類型主要為巖漿熔離型硫化銅鎳礦床,圍巖種類豐富。我國硫化物型鎳礦資源較為豐富,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等地,三大鎳礦分別為:金川鎳礦、喀拉通克鎳礦、黃山鎳礦。自然資源部數據顯示,隨著國內礦產資金投入持續進行,我國整體鎳礦儲量持續增長,數據顯示,我國鎳礦儲量從2020年的399.64萬噸增長至434.65萬噸,其中甘肅省儲量最豐富,2022年甘肅省鎳礦儲量為249.13萬噸,占比全國儲量57.3%。
四、中國鎳產業現狀
我國鎳產業供需現狀而言,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家之一,鎳消費在全球位列前茅,但國內鎳資源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大型鎳礦近半數以上得到了過度開發,資源存量不能滿足持續發展的要求,面臨著較為嚴峻的鎳資源危機。同時,已有礦床的開發難度較大,面臨著地應力高、礦床散裂、礦體深埋等一系列的實際開采問題,開采成本較大,短期內無法大規模開采,導致我國整體鎳礦大量來自進口,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鎳產量達113.26萬噸,較2021年小幅度下降,其中進口鎳礦(折金屬)供給量達84.52萬噸,礦山鎳和再生鎳分別為11.32萬噸和17.42萬噸左右,全國產量分布來看,我國鎳產量主要分布在甘肅、陜西、廣西等地區。;需求量來看,2022年我國鎳需求量達126.61萬噸。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鎳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我國鎳產業市場規模而言,隨著下游不銹鋼和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復蘇和明顯增長,加之全球鎳資源供給持續偏緊至鎳價在2021-2022年高漲,我國鎳產業市場規模開始回升,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金屬鎳市場規模達1990.9億元,2022年價格再度高漲帶動鎳產業市場規模達2407.3億元。目前新能源汽車需求短期仍將表現為增長態勢,短期內鎳需求仍將保持增長態勢,全球供給短期增長空間背景下,預計鎳均價將表現為緩步下降態勢。
鎳進出口變動情況而言,我國鎳資源供不應求,整體鎳金屬進口量明顯高于出口量,數據顯示,2016-2020我國金屬鎳在國內整體鋼鐵等下游需求波動情況下,疊加國內再生鎳產業持續擴張,整體鎳進口量有所下降,尤其是2020年疫情因素影響運輸,加之終端需求下降,2020年我國金屬鎳進口量僅13.17萬噸,2021年隨著國內鋼鐵需求復蘇疊加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帶動鎳需求快速增長,我國鎳進口量明顯回升,2021年我國鎳進口量達26.2萬噸,2022年新能源汽車繼續大幅增長帶動全球鎳產品供需持續偏緊,價格持續增長,價格高位背景下加之疫情反復影響運輸成本,整體鎳進口量有所下降,2022年我國金屬鎳進口量下降至15.6萬噸左右;出口來看,2021-2022年我國金屬鎳出口量分別為2.25萬噸。
我國鎳均價變動而言,隨著全球鎳資源供給持續趨緊,加之作為全球主要需求市場的中國市場需求量持續擴張,全球金屬鎳均價持續增長,我國鎳以進口為主,全球鎳均價持續增長帶動我國鎳價格持續走高,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金屬鎳均價約8.74萬元/噸,2021年國內新能源動力電池帶動鎳供需持續偏緊,整體金屬鎳均價至14.2萬元/噸左右,2022年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最后一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繼續加劇供不應求現象,2022年我國金屬鎳均價增長至19.01萬元/噸。
五、鎳行業競爭格局
鎳的產業涉及資源開發、中游冶煉以及下游制品生產,為了適應市場競爭環境,要求從業企業有較強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形成一體化的產業布局。此外,隨著環保約束的增強、項目投資額以及客戶要求提升,中小型鎳公司將逐步退出市場,龍頭企業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鎳消費國,國內冶煉已滿足不了對鎳原料的需求。供需缺口呈逐年增大趨勢,鎳資源依賴國際市場程度極高。隨著盛屯礦業等中國鎳企業逐步走出國門,進行海外鎳資源投資開發將是行業大勢所趨。
盛屯礦業致力于有色金屬資源的開發利用,尤其是新能源電池所需的有色金屬資源,重點聚焦鎳、鈷、銅、鋅金屬品。盛屯礦業印尼鎳礦2020年開始投產,2020年整體產銷量較低,僅分別為4318.7噸和2751.0噸左右,2021-2022年盛屯礦業印尼鎳礦基本完全開工,年產量都在4萬噸左右,數據顯示,2022年盛屯礦業產銷量分別為39729.2噸和40389.2噸。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鎳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鎳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鎳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共九章,包含國際鎳行業重點企業發展狀況,國內鎳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鎳行業投資分析及未來發展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