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我國牛油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在過去的20年整體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到2022年我國牛油果產量已超過12萬噸,較2021年產量增長1.37%左右,需求量約16.25萬噸,市場規模來看,隨著牛油果需求和均價走高,我國牛油果批發市場規模約31.86億元,較2021年增長3.23%。
關鍵詞:牛油果主要產地 牛油果進口量和來源地 牛油果政策背景
一、牛油果產業概述
牛油果為樟科鱷梨屬常綠喬木果樹,又名鱷梨、幸福果、奶油果,它起源于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集糧用、油用、鮮食功能于一體牛油果。果實營養豐富,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且糖含量低,具有很高的營養、經濟、社會和生態價值。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保健型、健康型水果需求增加,國內牛油果進口量和消費量日益俱增,牛油果產業化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二、牛油果發展背景
牛油果作為舶來品,在我國長期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我國本土牛油果產業起步較晚,產量較低,國內消費者對牛油果的認識和消費基本始于進口牛油果;加之國內外飲食習慣差異較大,國外消費者把牛油果當作輔食,而國內消費者往往把牛油果看作水果直接食用,其油膩的口感導致消費者不太能接受;同時牛油果更偏向于水果中的高端進口產品,在一些傳統的水果銷售市場較為少見,價格也相對較高,偏離了大多數消費者的消費能力。目前國內牛油果相關政策多集中在機械化、食品安全和冷鏈運輸促進方面,牛油果保存時間短,冷鏈運輸的持續完善是發展的關鍵推動力。
三、牛油果產業鏈
牛油果產業鏈情況而言,牛油果上游主要為種苗、化肥、農藥和營養補充劑等種植原料和種植戶等,中游主要為牛油果和種植,下游銷售渠道通過線下大型商超、水果店和線上生鮮電商和零售電商等到達終端用戶。由于我國牛油果種植規模小、種植時間短、積累經驗少、科技支撐弱等原因,我國牛油果產業基礎相對較薄弱,牛油果產業化步伐明顯滯后于市場需求,進口依賴程度較高,且牛油果具有較高的加工價值,可加工成多種產品,像化妝品、保健品行業都是收益較高的領域,但是目前國內牛油果產量較小,且主要需求來源于作為水果銷售的鮮食領域,牛油果加工方面發展滯后,仍然以單一的初級產品為主,未形成深加工產業鏈,附加值較低。
四、全球牛油果現狀
全球牛油果種植規模情況而言,全球牛油果種植較為集中,秘魯、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等是全球最主要的牛油果種植國家,隨著全球范圍內牛油果接受程度持續走高,全球牛油果收獲面積和產量持續走高,數據顯示,全球牛油果收獲面積從2015年的575.67千公頃增長至2021年的858.15千公頃,產量從2015年的540.16萬噸增長至2022年的868.57,單位產量持續走高,主要得益于秘魯等主要生產規模化種植技術持續發展,種植品種來看,全球牛油果品系有3種,墨西哥系、危地馬拉系和西印度系三大品系。其中“哈斯”牛油果占美國市場的95%和全球市場的80%,我國主要品種也是“哈斯”。
五、中國牛油果現狀
我國牛油果產業現狀而言,我國牛油果整體仍呈現明顯的供不應求情況,進口依賴度仍保持高位。我國牛油果種植歷史較短,1918年我國臺灣省首先引種了牛油果,而后其他地區又逐漸引入,但受各種因素制約,引種之后的牛油果產業發展緩慢,并未能形成商品化的生產,以零星栽培為主,栽培技術落后,產量低,果實品質差,直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才開始商品化栽培。我國牛油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在過去的20年整體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到2022年我國牛油果產量已超過12萬噸,較2021年產量增長1.37%左右,需求量約16.25萬噸,市場規模來看,隨著牛油果需求和均價走高,我國牛油果批發市場規模約31.86億元,較2021年增長3.23%。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牛油果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牛油果均價變動而言,牛油果擁有較高的綜合利用價值,包括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加工價值和經濟價值。牛油果營養豐富,多含不飽和脂肪酸,極易為人體所吸收,富含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等,且不含膽固醇、含糖量低,是老幼皆宜的高檔水果。早期隨著國內需求持續走高,人均消費水平提升,牛油果供不應求情況持續加劇,帶動我國牛油果均價持續走高,近年來我國牛油果在國臺灣、海南、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貴州、四川等地的部分亞熱帶山地開始試驗種植,部分地區如云南孟連縣已形成規模化種植基地帶動我國牛油果均價開始有所下降。
我國牛油果進出口情況而言,隨著國內牛油果供給不及需求增長,我國牛油果進口量持續在2018年以前持續走高,2019-2020年行業需求進入調整期,由熱度帶動逐步轉向市場帶動,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的牛油果進口量只有1.93t,2022年我國牛油果進口量達4.31萬噸左右;進口來源地而言,2010—2014年,我國主要從墨西哥進口牛油果,之后,我國牛油果進口來源國的數量略有增加,2015年,我國首次從秘魯進口牛油果,2017年我國首次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牛油果。總體來看,2015年及以后,我國的進口牛油果市場呈現出秘魯、智利、墨西哥“三足鼎立”的趨勢,近年來隨著秘魯種植規模持續走高,占比我國進口持續走高,2022年已達68.8%, 智利和墨西哥分別占比22.1和5.5%。
六、牛油果競爭格局
牛油果屬于地理作物,原產地在熱帶美洲地區,對光照,溫度,降水量的要求比較高,需要長時間反復試驗尋找最佳種植地。目前我國至少有海南、廣東、廣西、云南、四川、福建、臺灣六個主要種植區。海南省的牛油果種植主要集中于白沙黎族自治縣,該縣位于海南島中部山區,氣候適宜,是牛油果種植的理想地點;廣東省在云浮市新興縣車崗鎮布馬村斬山坑牛油果種植基地、河源市、惠州市馬安鎮三地均有牛油果種植;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龍州縣彬橋鄉安民村板憑屯在2020年開始打造牛油果基地,南寧、都安、欽州三地也有牛油果種植;云南省普洱市孟連縣、普洱市景信縣、臨滄市臨翔區、保山市龍陵勐糯鎮、保山市隆陽寬鄉、西雙版納市勐臘、景洪市、紅河市八個地區都有牛油果種植,其中普洱市孟連縣是中國第一個實現規模化收獲的主要種植基地。目前國內牛油果種植仍主要零散的小規模散戶種植為主,規模化種植較少,未形成地區優質銷售品牌,部分主要銷售企業如上海嘉果主要銷售進口產品,未來隨著國內牛油果規模化種植和相關研究推進,國內種植牛油果品牌競爭力有望持續提升。
百果園中國最大的水果零售經銷商,擁有中國最大的貼近社區、線上線下一體化及店倉一體化的水果專營零售網絡,2022年末本公司線下門店網絡淨增加401家至5,650家,覆蓋中國22個省及直轄市的140多座城市,就其經營狀況而言,隨著水果零售需求持續走高,百果園總營收持續增長,從2019年的88.76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113.12億元。
七、牛油果發展趨勢
1、加強產區基礎設施建設,延伸牛油果產業鏈。
目前我國牛油果種植配套基礎設施落后,包括交通不便、灌溉設施不完善、保鮮技術落后、冷鏈物流滯后等。同時,我國牛油果產業鏈不完善,未形成深加工產業鏈,附加值較低,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牛油果產業的發展。未來應加強產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牛油果高端深加工、精加工產品的開發利用,從種植到加工,全方位打通牛油果產業發展之路。
2、加強銷售引導和推廣力度,打造中國牛油果品牌。
近幾年,牛油果在國內的銷售量不斷增加,但牛油果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依舊很小,這主要是因為國內廣大的消費者對牛油果的綜合價值認識不夠普遍、不夠深入。未來應加強牛油果銷售引導和推廣力度,通過網絡宣傳、電商平臺等渠道,使更多的消費者了解牛油果,擴大中國牛油果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打造中國牛油果品牌。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牛油果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牛油果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牛油果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發展趨向分析報告》共十三章,包含牛油果行業國內重點生產企業分析,2025-2031年牛油果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2025-2031年牛油果行業投資前景及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