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可以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12月13日,從省財政廳了解到,今年,省財政籌措省以上相關生態保護補償資金22.84億元,支持和保障我省建立健全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
近年來,我省緊密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總體目標,按照政府主導、系統推進的原則,多渠道籌措資金,不斷加大對生態保護工作的投入力度。
為加強重點生態區域綜合性補償,我省設立了省級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統籌整合中央和省相關資金9億元,綜合考慮水與水土保持、碳與碳匯貢獻、人與人均財力等方面評價指標,在進一步優化制度設計的基礎上,大力支持遼東綠色經濟區、國家禁止開發區域、跨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生態保護補償,強化正向激勵,夯實綠色發展基礎。
此外,“與往年相比,今年我省對持續健全重要生態環境要素補償的力度較大。”省財政廳資源環境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相關工作主要體現在針對森林、濕地、草原、河流等領域的保護方面。”在森林領域,省財政廳統籌整合了中央和省相關資金共計6.77億元,對全省3489萬畝國家級公益林和2040萬畝省級公益林,給予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在濕地領域,籌措的0.33億元資金,用于對盤錦和丹東兩個國際重要濕地開展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工作。在草原領域,用于支持全省5個半農半牧縣實施草原保護利用補助獎勵政策的資金達0.38億元。此外還籌措資金5.95億元,在遼河干流、東遼河等重要河道和大伙房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實施了退耕封育補償。
據了解,接下來,省財政廳還將與省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密切協作,結合“生態效益外溢性、生態功能重要性、生態環境敏感性和脆弱性”等特點,不斷健全和完善我省的激勵約束措施,調動生態保護地區相關部門的積極性,進一步夯實和拓寬我省綠色低碳發展的現實基礎及廣闊空間。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