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淮安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綠色高地、樞紐新城”發展定位,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環境是金”理念,深入開展“對標找差、補短強特、創新實干”行動,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運行持續穩健恢復,經濟發展質效穩步提升。
農業生產形勢良好,農產品供應保持穩定。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6.7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1%,兩年平均增長2.2%。全市夏糧生產基本平穩,秋糧播種面積穩中有增。全市豬牛羊禽肉產量22.22萬噸,同比增長8.5%。累計出欄生豬178.89萬頭、同比增長39.5%;9月末,生豬存欄146.67萬頭、同比增長17.6%。累計出欄活家禽4648.16萬只、同比下降11.6%。水產品產量22.13萬噸、同比增長0.3%。
工業生產較快增長,經營效益逐步改善。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4%,兩年平均增長9.2%。分行業看,34個工業行業大類中31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達91.2%。綠色食品、新型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1.8%,分別同比增長11.1%、23.9%、48.2%,合計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3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222.73億元,同比增長30.2%,兩年平均增長14.4%;實現利潤總額137.53億元,同比增長25.1%,兩年平均增長12.5%;企業虧損面較去年同期縮小1.8個百分點。
服務業穩步復蘇,現代服務業較快發展。前三季度,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5%、13.1%,兩年平均分別增長5.4%、6.3%。全市完成貨運量8531.50萬噸,貨物周轉量302.88億噸公里,其中鐵路貨運周轉量10.60億噸公里、增長23.0%;完成客運量2075.54萬人次,旅客周轉量63.30億人公里,其中鐵路客運周轉量53.42億人公里、增長286.2%。據初步測算,全市接待境內外游客2443.17萬人次、增長74.1%;實現旅游業總收入294.18億元、增長73.9%。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78.05億元,同比增長10.2%,其中,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行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106.1%、60.9%、65.1%。
市場消費持續恢復,物價水平總體穩定。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07.45億元,同比增長15.8%,兩年平均增長3.4%。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95億元,同比增長28.4%,兩年平均增長3.8%。從商品類別看,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等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2.4%、19.4%、18.7%;糧油食品類、日用品類等基本生活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0.1%、31.8%。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0%,漲幅與上半年持平。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五漲三跌”,食品煙酒價格、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交通通信價格、教育文化娛樂價格、醫療保健價格分別上漲1.0%、0.7%、3.2%、3.1%、0.5%,衣著價格、居住價格、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下降1.0%、0.1%、2.9%。食品煙酒價格中,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0.1%、糧食價格下降0.1%、鮮菜價格下降3.5%、水產品價格上漲16.9%。
投資持續穩定恢復,投資結構逐步優化。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3%,其中項目投資增長6.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6.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3.5%,第三產業投資下降7.1%。分領域看,制造業投資增長37.6%,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6.3%。分投資主體看,民間投資增長10.4%,增速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投資增速4.1個百分點。全市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87.8%,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70.0%、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8.0%、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92.4%。
對外貿易較快增長,利用外資穩步提升。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42.66億美元,同比增長29.3%。其中出口30.26億美元、增長25.5%;進口12.40億美元、增長39.7%。一般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31.4%,占進出口總額比重達59.2%,較去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分別增長31.1%、28.5%。全市新設外資項目117個、同比增長19.4%;協議外資32.4億美元、增長35.2%;實際到賬外資7.62億美元、增長9.3%。新設及增資總投資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63個,較去年同期凈增24個。新設及增資臺資項目30個,到賬臺資1.84億美元、增長54.6%。
財政收入增勢良好,金融市場穩健運行。前三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6.55億元,同比增長16.8%,兩年平均增長7.2%。其中,稅收收入189.62億元、增長22.0%,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80.2%,較去年同期提升3.5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36.92億元、增長14.8%;其中民生類支出328.2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5.1%。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5483.62億元、增長13.7%,其中住戶存款余額2356.45億元、增長13.4%。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5510.53億元、增長21.5%,其中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經營性貸款余額分別增長32.2%、42.6%,增速分別快于全部貸款增速10.7個和21.1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市場就業保持穩定。前三季度,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19元,同比增長11.0%,兩年平均增長7.4%。其中,工資性收入14304元、增長9.2%;經營凈收入5684元、增長11.6%;財產凈收入1859元、增長15.1%;轉移凈收入4571元、增長14.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04元,同比增長10.2%,兩年平均增長6.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6元,同比增長12.2%,兩年平均增長8.5%;城鄉居民收入比值較去年同期縮小0.04個百分點,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前三季度,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39.48萬戶,同比增長164.3%,其中新注冊企業1.76萬戶、增長5.5%;個體工商戶37.71萬戶、增長184.6%。截至9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82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