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著力打造“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到2025年,“山西精品”標志的產品和服務品牌要達到200個。
山西省將按照“六新”要求,圍繞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重點培育以行業龍頭骨干企業、中小企業“隱形冠軍”、現代產業集群為主體的“山西精品”群體。
“山西精品”推動高質量發展
“山西精品”公用品牌,是產品打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是企業發展的“快車道”。但是對全省20多萬個注冊商標來說,200個“山西精品”可以說是千里挑一、優中選優。那么,“山西精品”如何評?
“
政府引導、企業自愿、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省標準化和質量強省領導小組負責“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設和培育工作,下設辦公室,負責各種有關制度體系的建立,還有“山西精品”建設聯合會的組建。由社會團體、認證機構、檢驗檢測機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還有大中型骨干企業來評選。
這是參照國際通行做法,借鑒浙江、上海等地的成功經驗,把決定權交給第三方,也就是說誰能入選“山西精品”不是政府說了算,而是看產品品質、看消費者認可、看市場前景。
日前,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打造“山西精品”公用品牌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意見》。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郭新安表示,第一批次的“山西精品”評選,初步計劃在明年初?,F在正在組建品牌建設聯合會,組建認證聯盟,制定《“山西精品”建設實施方案》,先進行組織架構和制度的建設,為下一步推出精品做基礎性的準備。
“品牌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用恒久之力,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用頭部企業本身的品牌優勢、質量優勢來帶動整個精品的社會認知度。”郭新安說,與此同時,如何使自愿參與到“山西精品”建設的企業能夠達到精品的要求,這需要一個學習、培養的過程。
高標準提升產品競爭力
為了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標桿群體,“山西精品”將按照高標準、嚴認證、強監管的管理機制,形成200個左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市場占有率高的產品和服務品牌。
高標準是指入選品牌產業關鍵性指標優于同業水平的高標準體系,力爭填補國際或國內空白,助推山西省農業、制造業、文化旅游業等領域高質量和高端化發展。嚴認證是指企業自主申報+第三方認證+政府監管。通過嚴認證樹立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品質卓越、品牌效應好、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的區域公用品牌。強監管是指采取“雙隨機一公開”的監管模式,從標準制定、認證實施和證后跟蹤三方面加強監督檢查,形成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區域公用品牌動態管理機制。
郭新安介紹,高標準就是要對標國際上先進的標準。對于入選“山西精品”的企業形成倒逼的作用,促使他們不斷提升產品的標準。通過精品建設,提高產品的質量、服務的質量,只有質量提升了,才更有競爭力。因此,“山西精品”背后蘊藏的就是高質量發展,而且是整個質量提升過程,要通過“山西精品”來倒逼和引領。
山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衛虎林認為,無論是入選的企業,還是準備加入的企業,都需要在產品研發上下功夫,同時要做好營銷傳播。特別是對產品精益求精的一種追求,這就是工匠精神,“山西精品”將促進企業產品質量不斷地提升。
讓“山西精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說到高標準,不得不提德國制造??v觀德國制造業的百年路,標準化為保持德國的競爭優勢立下了汗馬功勞,起關鍵作用的就是嚴格健全的標準體系,這大大促進了德國的工業產品批量化和高品質生產。
德國標準設計中的90%都以國際通用為目的,只有不到5%的標準,僅適用于德國市場。德國標準化協會已經推出的3萬多項標準中,每10個標準里,就有9個成為歐盟標準,有2個成為國際標準,在所有國家標準機構中排名第一。
“我們的標準一定是對標歐盟的。‘山西精品’不僅是代表山西的高質量,也要代表中國的高質量,甚至世界的高質量,這才是‘山西精品’的目標,我們的口號就是‘山西精品’國際品質。”郭新安說。
“山西精品”的認證模式,是企業自主申報+第三方認證+政府監管。其中,第三方認證是由5家國內知名認證機構和5家國際權威認證機構組成的。郭新安表示:“我們是從國內國外認可的認證機構中選10家組成聯盟,來確保認證的公證、客觀、可信,從而維護‘山西精品’的公信力。”
“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是中國船級社所屬從事陸上認證與檢驗、檢測業務的專門機構,是首批獲得國家認監委批準的認證機構。先后參與了浙江制造、江蘇精品、上海品質、泰山品質等區域品牌的建設工作。”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董事長黃世元表示,“山西精品”的目標是大幅度提高山西產品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必然要結合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的要求。認證過程必須公開透明,認證結果必須權威公正,這樣才能確保“山西精品”的高端品質。“我們不單是希望做好‘山西精品’的認證工作,還希望找到‘山西精品’與更多國內外其他品牌的互認模式。使‘山西精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具有更強的市場見證力和影響力。”
未來5年至10年,是山西轉型發展的窗口期、關鍵期,隨著“山西精品”公用品牌的打造,將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山西省產品和服務品牌影響力不足、核心競爭力不強的問題,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山西品牌成為山西,乃至中國的金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