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晚至11日,國家稅務總局密集發布三大政策文件,涉及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18項稅收措施,明確相關稅收征收管理事項,以及發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指引。系列措施主要內容是什么,將對疫情防控產生怎樣的推動作用?經濟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和業內專家。
“在嚴峻的疫情形勢下,稅務總局明確了有關稅收征管事項,并加大對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簡便及簡化了稅收管理流程。”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以上政策措施著力增強稅收征管的便利性,對助力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李旭紅表示:“有些優惠政策采取‘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方式,實現應享盡享、應享快享,幫助納稅人用足用準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有助于切實降低企業稅收遵從成本,減輕受疫情影響企業的稅收負擔,保障經濟的可持續性運行。”
比如,在抗擊疫情期間,納稅人根據相關規定享受增值稅、消費稅免稅優惠的,無需辦理有關免稅備案手續,只需自主進行增值稅、消費稅免稅申報,并將相關證明材料留存備查即可。疫情防控期間,納稅人通過“非接觸式”方式申報辦理出口退(免)稅相關事項的,可暫不提供相關紙質資料。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財政稅務學系系主任毛捷表示:“此次出臺的系列政策將有力促進各地在地區權限內頂格實施‘六稅兩費’等減免政策和依法辦理延期納稅等,幫助企業建立和筑牢戰勝疫情不利影響的信心。”
在深入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方面,稅務總局將采取明確網上辦稅繳費事項、拓展網上辦稅繳費范圍、優化網上辦稅繳費平臺、強化線上稅費咨詢服務、豐富多元化非接觸辦理方式等5方面舉措。
“深入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除了提高納稅效率外,還有助于積極穩妥應對此次疫情對服務業等行業產生的復雜影響。”毛捷認為,疫情過后,我國服務業企業可能對現有經營模式進行重大改革,積極開發并不斷豐富線上業務和個性化、零售式服務。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為疫情防控期間方便納稅人繳納稅費和促進疫情后服務業積極轉型創造了有利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