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健康,醫療服務消費也早已突破了“有病求醫”的觀念,醫療消費動機表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長,診療次數逐年持續提升。與此同時,隨著美容、整形、康復服務等領域的逐漸興起,健康咨詢、家庭保健等方面的潛在需求不斷增長,以及保健品市場的一再升溫、特需服務的產生等現象為專科醫院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專科醫院數量穩定增長,2021年專科醫院數量達9699個,同比增長7.52%,到2023年我國專科醫院數量約為10815個。
一、定義及分類
醫院是指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為病員開展必要的醫學檢查、治療措施、護理技術、接診服務、康復設備、救治運輸等服務,以救死扶傷為主要目的的醫療機構。由于醫學分很多科室,如內科,外科等,而內科、外科又可以分成更細的科室,如外科有骨科、普外、胸外,顱外,泌尿外科等多種,而專科醫院則是指只指專門治療某一類特定疾病或傷害,僅包含某一個或少數幾個醫學分科的醫院。專科醫院的種類繁多,按醫院所有權的不同可分為公立醫院和非公立醫院(也稱民營醫院);按醫院功能的不同可分為口腔醫院、眼科醫院、骨科醫院、腫瘤醫院、婦產(科)醫院、兒童醫院、精神病醫院、皮膚病醫院、康復醫院、整形外科醫院、美容醫院等。
二、行業政策
專科醫院是醫療衛生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學科學發展、分工越來越細的必然趨勢,專科醫院的發展有利于專科醫療科技水平和醫療質量的提高。近年來,為了促進行業的發展,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如202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社會辦醫療機構可牽頭組建或參加醫療聯合體。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面向醫療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推進互聯網、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在醫療衛生領域中的應用,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共享交換與保障體系建設。
三、發展歷程
我國專科醫院起步至今,大致可分為起步、快速發展、規范化與專業化及創新發展四個階段。在初期階段,專科醫院主要是作為綜合醫院的一個補充,數量較少,服務范圍有限,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疾病領域,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專科醫院的數量和種類大幅增加,涵蓋了更多疾病領域。進入21世紀后,規范化與專業化階段要求醫院提高服務質量和醫療安全,并注重自身的專業化發展。現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創新發展階段使得專科醫院在醫療服務、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這些階段不僅體現了我國醫療事業的蓬勃發展,也展示了專科醫院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行業壁壘
1、資質壁壘
醫療機構屬于受到高度監管的行業,根據法律法規,我國醫療機構的設置必須符合《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在消防、環保、人員、設備等方面均需滿足醫療機構的標準,才有機會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后,還需接受衛生行政部門對基本條件和職業狀況的定期校驗和不定期檢查等,因此具有較高的資質壁壘。
2、資金壁壘
一方面,由于行業特殊性,醫療機構必須具備門診、住院等醫療場所以及醫療設備和配備相應的醫護人員,特別是某些醫院對于設備及場地要求較高,因此前期投入較大。新的市場參與者想要具備經營必須的經營場所、醫療設備及醫護人員,對資金實力要求較高;另一方面,醫院需要在醫療技術和患者口碑等方面進行長期的積累才能獲得回報,這又需要醫院在知名度、客戶推廣、市場渠道的建設和宣傳上做出一定的資金投入,需要大量資金的長期支持。
3、人才壁壘
一方面,療行業對醫護人員的專業能力及素養具有極高的要求,開展相關診斷、治療活動,必須由具有從業資質的執業醫師來進行,加之醫療行業人才培養周期較長,和龐大的市場需求相比,我國醫療人才資源極為匱乏。另一方面,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在人才引進、科研政策、職稱晉升等方面存在劣勢,使得民營專科醫療服務醫護人才資源更加匱乏,人才資源成為新進入者開展專科醫療服務的壁壘。
4、品牌壁壘
由于醫療機構的選擇關乎到患者自身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患者對于醫療機構品牌和聲譽極為看重,通常情況下,公眾對醫院的選擇主要依據自身或他人成功就醫的經驗,所以良好的口碑對醫院至關重要,而醫療機構的品牌需要多年的經營和持續的投入才能獲得,對于新的市場參與者,病患對其醫療質量了解甚少,很難在短期內獲得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一般不會輕易選擇,要獲得病患的信任,需要較長時間的宣傳投入及口碑的積累,從而形成了較高的品牌壁壘。
五、產業鏈
從行業產業鏈方面來看,專科醫院產業鏈上游主要為藥品、醫用耗材、醫療器械/設備、信息化服務供應商;中游為專科醫院;下游則為各類健康消費者及患者。上游產品的質量和價格直接影響醫院的運營成本和服務質量,優質的醫藥制造、醫療器械和醫用耗材能提升醫院的治療效果,增強患者信任度;而價格合理則有助于控制醫院運營成本,保持競爭力。













六、行業現狀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健康,醫療服務消費也早已突破了“有病求醫”的觀念,醫療消費動機表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長,診療次數逐年持續提升。與此同時,隨著美容、整形、康復服務等領域的逐漸興起,健康咨詢、家庭保健等方面的潛在需求不斷增長,以及保健品市場的一再升溫、特需服務的產生等現象為專科醫院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專科醫院數量穩定增長,2021年專科醫院數量達9699個,同比增長7.52%,到2023年我國專科醫院數量約為10815個。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醫療衛生資源需求持續增長
醫療保健是人的基本需求,具有較強的剛性特征,醫療保健支出往往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而同步提升。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將持續上升,在基本的衣食住行等需求逐步滿足的情況下,公眾的健康意識逐步提升,人們對于醫療健康資源的需求將快速增加。與此同時,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慢性疾病和腫瘤等疾病的發病人數不斷增加,對于醫療衛生資源的需求也將不斷提升,為專科醫院的發展帶來廣闊市場空間。
(2)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關于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意見》等指導性文件,為行業發展和民營資本參與醫療服務行業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保障。
2、不利因素
(1)公立醫院的市場占有率較高
由于體制機制等因素影響,我國公立醫院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加之我國民營醫院長期得不到應有的扶持,在技術實力和政策支持上和公立醫院待遇懸殊,導致專科醫院在市場競爭中處于相對劣勢的地位。公立醫院通常擁有更豐富的醫療資源和更廣泛的品牌影響力,這使得它們在吸引患者和爭取市場份額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相比之下,專科醫院在資源獲取和品牌建設方面可能面臨更多的困難。
(2)社會信任度有限
由于過去一些民營醫院存在的不規范行為,導致社會大眾對民營醫院的整體信任度降低。這使得民營醫院在吸引患者時面臨更大的難度,很多患者可能更傾向于選擇公立醫院,認為其更加可靠和安全。社會大眾對民營醫院的信任度有限使得民營醫院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以贏得患者的信任和青睞,不利于民營醫院的業務拓展和快速發展。
(3)行業監管力度仍有不足
雖然近年來醫療行業監管得到了加強,但仍然存在一些監管空白和漏洞。而監管不足可能導致一些專科醫院在醫療服務質量上出現問題,如過度治療、不合理用藥等,這不僅損害了患者的利益,也影響了專科醫院的聲譽和形象。其次,監管缺失使得部分醫院在收費方面存在不透明、不規范的現象,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也破壞了醫療市場的公平競爭。此外,行業監管不足還可能滋生腐敗問題,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監管漏洞進行違法違規行為,嚴重損害了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
八、競爭格局
從民營專科醫院競爭格局來看,由于綜合性醫院主要提供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治服務,具有較強的綜合服務能力和覆蓋面,想要在行業內取得領先地位,需要強大的技術、資金等資源支撐,因此很難形成較為突出的領先企業。而專科醫院方面,相較大型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分科單一,但能夠針對相關領域提供較為專業化、特色化的醫療服務,因此也出現了一些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領先企業,如愛爾眼科、通策醫療、三博腦科等。
九、發展趨勢
隨著人口老齡化與健康意識提升,醫療服務需求劇增,為專科醫院提供了巨大市場空間。政府鼓勵社會辦醫,專科醫院得以深入多個學科領域,提供專業、全面服務。同時,技術進步成為重要驅動力,推動專科醫院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提升服務水平。專業化發展及多樣化服務成為核心競爭力,滿足患者多元化需求。在民營醫院快速發展背景下,專科連鎖作為成熟商業模式,具備政策符合性、專業品牌形象、低開辦難度、可復制性及市場空間大等優勢,受到社會資本青睞。聚焦專科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抓住醫療消費升級機遇,同時在公立綜合性醫院較弱的專科領域及基層市場搶占份額,成為民辦醫療主流趨勢。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