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空調消費市場,現如今,行業也逐漸步入發展成熟期。2015年以來我國空調產量整體處于一個上升的趨勢,但自2017年以后空調產量增速開始明顯下滑,主要原因是國內家庭空調保有量已達新高,城市市場基本飽和,農村市場雖有增量但難以支撐整個大盤,在房地產市場低迷、產品中低端同質化嚴重,2020年受疫情影響空調產量有所下降,隨著疫情被有效控制,企業復工復產,2021-2023年期間空調產量也迎來回升,到2022年,我國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為24487萬臺,同比增長10.1%。
一、定義及分類
空氣調節器簡稱為空調器或空調,是指用人工手段,對建筑或其他構筑物內環境空氣的溫度、濕度、流速等進行調節和控制的設備。根據使用場景的不同,空調主要可分為家用和商用兩類,其中,商用空調廣泛應用于商業配套設施、公共基礎設施以及數據中心、軌道交通等“新基建”領域;而家用空調則多用于家庭或小規模場所。家用空調的種類多樣,根據功能的不同,可分為單冷型、冷暖型;按結構外形可分為壁掛式、立柜式、窗式、移動式等。
二、行業政策
家用空調作為家用電器重要一環,政府對于家用空調行業的發展給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以促進產業的健康發展。如2022年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到,加快完善家用電器和照明產品等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準,促進節能空調、冰箱、熱水器、高效照明產品、可降解材料制品、低VOCs油墨等綠色節能輕工產品消費。
三、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空調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行業,涉及到的技術包括制冷技術、電氣技術、機械技術等多個領域。首先,制冷技術是空調行業的核心,涉及到熱力學、流體力學等多個領域,要求企業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其次,電氣控制技術也是空調行業的重要技術之一,涉及到電機控制、傳感器技術、自動化控制等多個方面,要求企業具備先進的控制系統和穩定的產品質量。此外,隨著智能家居的興起,空調行業還需要具備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智能化、網絡化、遠程化控制。這些技術門檻高、投入大,對新進入者構成了較大的技術壁壘,
2、品牌壁壘
空調行業的品牌壁壘主要體現在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和忠誠度上。在競爭激烈的空調市場中,知名品牌往往通過多年的積累,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這使得消費者在購買空調時更傾向于選擇這些知名品牌。品牌壁壘的形成,既有歷史原因,也有市場策略的因素。歷史原因指的是一些品牌在長期的市場競爭中逐漸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和信譽,而市場策略則指的是一些品牌通過廣告宣傳、促銷活動等手段,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對于新進入者而言,要打破這種品牌壁壘并不容易,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金,進行品牌推廣和市場營銷,才能夠逐漸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和信任。。
3、資金壁壘
空調行業是一個重資產行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研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首先,研發環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研發人員的薪酬、實驗設備的購置、試驗材料的消耗等。其次,生產環節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生產線建設、原材料采購、生產設備購置等。此外,銷售環節同樣需要資金的支持,包括廣告宣傳、銷售渠道建設、售后服務等。這些環節都需要企業具備足夠的資金實力,才能夠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和發展。因此,對于新進入者而言,資金壁壘是一個重要的挑戰。只有具備足夠的資金實力和財務穩定性,才能夠在空調行業中立足并取得成功。
4、渠道壁壘
空調行業的渠道壁壘主要指的是企業在銷售產品時面臨的各種渠道限制和難度。首先,空調產品主要依賴于家電連鎖、百貨商場、專賣店等傳統的實體銷售渠道,這些渠道通常有著嚴格的入駐標準和費用,對新進入者形成了較高的門檻。其次,隨著電商的興起,線上銷售渠道也成為了空調行業的重要銷售渠道,但線上競爭同樣激烈,需要企業在品牌推廣、產品展示、售后服務等方面做出大量投入。此外,一些大型空調企業還會通過自建銷售渠道、實施區域保護政策等手段,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增加了新進入者的難度。因此,對于新進入者而言,要想在空調行業中取得成功,需要克服渠道壁壘,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四、產業鏈
從產業鏈方面來看,家用空氣調節器行業產業鏈上游為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供應環節,主要為壓縮機、電機、鋼材、銅材、鋁材、塑料等,這些基礎性原材料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價格呈現穩步上漲態勢,對空調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造成較大的壓力;行業下游則是銷售流通環節,產品通過各類銷售渠道進入終端用戶,因此流通渠道的格局和發展態勢直接影響空調制造企業的銷售。在近年逐步整合規范中,空調銷售渠道呈現出專業經銷商、大型連鎖家電賣場、百貨商場等多種業態并存格局。













五、行業現狀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空調消費市場,現如今,行業也逐漸步入發展成熟期。2015年以來我國空調產量整體處于一個上升的趨勢,但自2017年以后空調產量增速開始明顯下滑,主要原因是國內家庭空調保有量已達新高,城市市場基本飽和,農村市場雖有增量但難以支撐整個大盤,在房地產市場低迷、產品中低端同質化嚴重,2020年受疫情影響空調產量有所下降,隨著疫情被有效控制,企業復工復產,2021-2023年期間空調產量也迎來回升,到2023年,我國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為24487萬臺,同比增長10.1%。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從行業發展有利因素來看,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空調產品的性能和品質得到了顯著提升,新型變頻技術、無氟制冷技術等的應用使得產品更加節能環保,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同時,國內知名品牌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增強了行業的整體競爭力。此外,完整的產業鏈確保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中國空調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在提升,為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增長機會。
2、不利因素
從行業發展不利因素來看,原材料成本上漲、市場競爭激烈、技術創新風險、能耗和環保壓力以及品牌建設困難等都是行業需要面對的挑戰。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到生產成本,而激烈的市場競爭則要求企業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此外,技術創新雖然能帶來競爭優勢,但也伴隨著較大的風險。同時,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空調產品需要滿足更高的能耗和環保要求。在品牌建設方面,國內企業還需要加大投入,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七、競爭格局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我國家用空調行業的競爭格局呈現出多元化、激烈化和差異化的特點。眾多國內外品牌同臺競技,市場份額分布廣泛。受近幾年原材料價格上漲、關鍵零部件供不應求、國家強制實行空調能效限定值、主流品牌實施積極主動的市場營銷策略等因素的影響,以格力、美的、海爾組成的第一陣營的國內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產業的寡頭競爭格局已經非常穩固,尤其是前兩大品牌的集中度提高幅度遠超三大品牌集中度的提高幅度,內銷市場已呈現出雙寡頭競爭格局。
八、發展趨勢
空調是調節室內環境的重要設備,隨著通風與空氣調節技術的發展,其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同時,面對能源與環境問題,空調行業正加速向高效、節能、環保方向發展,變頻技術和清潔取暖方式等不斷創新。此外,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空調行業正逐步實現智能化,從產品到生產制造環節都展現出智慧化的趨勢。智能化將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干預,為行業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