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和我國出口結構的優化,我國集裝箱吞吐量維持了較高增速。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我國集裝箱吞吐量合計28383萬TEU,同比增長4.9%,其中沿海集裝箱吞吐量為24864萬TEU,同比增長4.3%,內河集裝箱吞吐量為3519萬TEU,同比增長9.6%。集裝箱吞吐量的穩步增長,也反映出我國外貿出口的活力和國內供應鏈的韌性,帶動航運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提升我國集裝箱運輸等航運產業在全球航運市場的地位和話語權,有助于形成更具競爭力的航線網絡。
一、定義及分類
集裝箱航運是一種現代化的運輸方式,它使用標準化的集裝箱來裝載和運輸貨物。這些集裝箱具有一定的強度、剛度和規格,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的運輸方式(如海運、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等)之間進行轉運和換裝。按照內外貿集裝箱類型的不同,國內集裝箱航線分為外貿內支線和內貿線。外貿內支線是指國內港口之間為國際干線提供支線服務的航線,雖然是國內航線但是運輸國際貨物,外貿內支線進一步又分為沿海航線和內河航線。內貿線是指專門運輸內貿貨物,不運輸進出口外貿貨物的航線。
二、行業政策
1、主管部門和監管體制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交通運輸部對集裝箱航運行業進行產業宏觀規劃方面的管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要負責研究制定產業政策和產業發展規劃、促進行業體制改革、促進行業技術發展等宏觀管理。國家交通運輸部組織擬訂并監督實施水路行業規劃、政策和標準,承擔水路運輸市場監管責任,指導水路行業安全生產和管理工作。
2、行業相關政策
我國作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第一貿易體,也是世界海運需求總量、集裝箱運量大國。在國際貿易日益頻繁的背景下,我國政府部門相繼出臺多項政策,大力推動集裝箱運輸等航運業的發展。2023年12月,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航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并提出到2035年,形成功能完善、服務優質、開放融合、智慧低碳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國際航運中心和現代航運服務集聚區功能顯著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服務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現代航運服務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發展目標。在相關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我國航運業將不斷發展,為新發展格局的形成提供可靠的運輸保障。
三、行業壁壘
1、規模效應壁壘
航運行業具有典型的規模效應特征。航運企業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船舶、集裝箱等資源投入以提升運力規模,才能在供應鏈上具有較高的議價能力,并在與港口方的合作過程中不斷提升靠泊港效率,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服務能力與服務質量。與此同時,只有在公司服務能力達到一定規模,才能滿足不同客戶對于航線范圍、時效性、穩定性等方面的需求,更好地吸引潛在顧客并維系現有顧客,實現公司業務的穩定增長。
2、市場運營壁壘
集裝箱航運涉及多種運輸方式、多種作業流程的綜合運用,集裝箱航運企業實現不同業務與流程的高效銜接需要長時間運營經驗的積累。航運企業對航線、船期、船舶作出合理的安排與調配,以及與客戶、碼頭、代理、理貨、堆場、金融結算等諸多業務參與方進行高效的數據對接和業務處理,均需一定的實際運營經驗積累才能實現,行業新進入者較難在短期內構建一套符合自身實際情況且高效完善的運營體系。
3、品牌壁壘
集裝箱航運企業需要尋找長期穩定的客戶資源以支撐公司的發展與盈利,品牌聲譽以及網點覆蓋在企業獲客過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同時對于維系客戶、增強客戶認可度有較大的增進作用。集裝箱航運企業的品牌與聲譽是企業為客戶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起來的,不僅是顧客在選擇企業時的直觀感受和重要參考,也是企業在上下游開展業務合作時交易對手方的重要判斷標準。新進入行業的企業在短期內較難獲得較高的品牌知名度與認可度,這對于新進入者開展相關業務合作、客戶獲取與客戶關系維護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四、發展歷程
我國集裝箱航運行業發展歷程總體分為四個階段,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成為全球集裝箱運輸的重要力量。自2002年以來我國集裝箱航運行業進入全面發展階段,集裝箱碼頭不斷向專業化、大型化方向發展,適應了船舶大型化要求,裝卸效率大幅提升。現如今,我國已成為世界集裝箱運輸大國之一,不僅擁有龐大的集裝箱船隊,還擁有多個世界級的集裝箱港口,船隊規模和港口吞吐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從集裝箱運輸產業鏈環節來看,上游包括集裝箱港口、集裝箱船制造、集裝箱制造、裝卸搬運設備等基礎設施設備,以及燃油供應、報關服務、貨運信息平臺等配套。集裝箱主要應用于電子產品、紡織服飾、機電設備、家具等工業品和消費品的運輸。此外,隨著集裝箱箱型的不斷豐富以及裝箱工藝的持續進步,適箱貨物的概念越來越寬泛,近年來糧食、礦產、水泥、原木等傳統大宗散貨采用集裝箱運輸方式的比例也逐步提高。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遠海控是間接控股股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核心產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專注于發展集裝箱運輸綜合物流供應鏈服務的上市平臺,集中了集裝箱航運及碼頭運營管理兩大板塊的優勢資源,且具備顯著的規模優勢。在集裝箱航運業務方面,中遠海控憑借海內外航線網絡及多式聯運服務優勢,強化港航聯動、海鐵聯通,為客戶打造更高效、低碳、智能、安全的全球集裝箱供應鏈服務體系。
2023年以來,中遠海控持續發揮旗下集裝箱運輸服務雙品牌協同優勢,不斷夯實公司全球化發展的領先地位,不斷提升公司全球數字化供應鏈的服務能力。現階段,公司共經營283條國際航線(含國際支線)、53條中國沿海航線及84條珠江三角洲和長江支線,合計掛靠全球約142個國家和地區的581個港口。從營業收入來看,2023年上半年中遠海控集裝箱航運業務營收為882.87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為96%。公司集裝箱航運業務涉及全球各地,2023年上半年中遠海控在美洲、歐洲、亞太地區的集裝箱航運業務營收占比分別為23.48%、22.38%、26.73%。
(2)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招商輪船作為專注于國際國內貨物運輸的專業航運公司,以油氣(LNG)運輸、干散貨為雙核心主業,其他船隊(集裝箱運輸、汽車滾裝運輸、特種運輸等)為有機補充,業務布局清晰,市場覆蓋和貨源種類齊全。近年來,公司通過先后升級CHS華東海防航線、開辟華南海防航線、開辟寧波泰越航線,開拓航線新市場,進一步完善航線網絡布局。同時,加強成本管控,深挖創效潛力,提前做好船舶續租方案,選擇合適時機續租船舶,避免高租金、長租約的租船風險。
2023年上半年期間,招商輪船集裝箱運輸業務累計完成整箱6.63萬TEU、拼箱0.8萬立方。在電商平臺中繼續加大獲客渠道,搭建海外平臺市場營銷體系,建立線上、線下營銷互相扶持,線上拓展、線下精耕的模式。2023年上半年,招商輪船集裝箱運輸業務營業收入為29.02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2.34%。
六、行業現狀
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和我國出口結構的優化,我國集裝箱吞吐量維持了較高增速。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我國集裝箱吞吐量合計28383萬TEU,同比增長4.9%,其中沿海集裝箱吞吐量為24864萬TEU,同比增長4.3%,內河集裝箱吞吐量為3519萬TEU,同比增長9.6%。集裝箱吞吐量的穩步增長,也反映出我國外貿出口的活力和國內供應鏈的韌性,帶動航運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提升我國集裝箱運輸等航運產業在全球航運市場的地位和話語權,有助于形成更具競爭力的航線網絡。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國民經濟增長為行業發展提供持續動能
國民經濟發展是集裝箱航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經濟連續多年保持穩定增長,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26.06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從長期來看,伴隨著我國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動能充沛。集裝箱航運業作為與國民經濟發展關聯度較高的產業,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為行業發展提供持續動能。
(2)水路運輸的環保特性符合低碳經濟趨勢
節能減排、低碳環保是國際社會對于經濟發展的普遍共識,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而水路運輸所具備的綠色特性,順應了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水路運輸具有較強的環保性、經濟性和節能性。水路運輸的運載能力大、航道投資小、續航能力強,通常在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量低于其他運輸方式,尤其是在進行長距離運輸作業過程中,采取水路運輸模式所花費的費用和能源消耗量要遠低于其他運輸方式。水路運輸憑借其低碳綠色的比較優勢,在未來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3)創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將提升行業效率
近年來,我國相繼發布了多項政策支持文件,極大地促進了航運業的發展,推動航運業不斷在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創新升級。與此同時,我國在“互聯網+”、5G、衛星通信、大數據、區塊鏈等創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在航運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創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將持續助力集裝箱航運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促進行業結構優化和效率提升。
2、不利因素
(1)專業人才供給不足
集裝箱航運業務對于從業人員的國際化水平與及時更新知識和技能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個行業對于具備專業素養的復合型人才有較大需求。然而我國的航運管理人才培養機制尚未成熟,高校與行業之間、科研與產業之間對于航運專業人才的供給和需求存在一定錯配。同時,適應航運復合型人才工作的體制和機制尚不健全,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2)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
近年來,因地緣政治、貿易摩擦、疫情、戰爭等國際事件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燃油成本作為航運企業運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原油價格的漲跌通過直接影響船舶燃油價格進而影響航運成本,原油價格波動不確定性增強無疑會對航運企業的運營產生不利影響。當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時,航運企業的經營壓力將持續增加,進而影響企業的利潤水平。
(3)航運行業競爭加劇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在全球供應鏈中地位的不斷上升,中國的國際貿易規模及國際航運需求日益增長,龐大的航運市場需求使得越來越多的國際航運公司開始重視中國市場。國際大型航運公司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豐富的行業經驗,在爭奪中國市場的國際航運業務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相比之下,國內航運企業在經營管理理念、服務能力現代化以及國際化水平等方面相對落后,核心競爭力有待增強。隨著我國進出口貿易規模的持續擴大,預計未來將吸引更多國際資本進入航運市場,航運行業的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八、競爭格局
我國集裝箱航運企業競爭格局可以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主要由規模較大、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或大型航運集團組成,如中遠海控、招商輪船等,這類企業擁有廣泛的全球航線網絡、大量的船舶資源和豐富的運營經驗,具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第二梯隊包括一些中型航運企業,如中集世聯達、中谷物流、寧波遠洋等,這類企業可能在某些特定航線或區域內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整體實力與第一梯隊企業相比仍有差距。第三梯隊則主要由規模較小、運營范圍相對局限的航運企業組成,如大連信風海運、中鐵國際多式聯運等,這類企業通過專業化運營和靈活的市場策略,也能在集裝箱航運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九、發展趨勢
集裝箱航運行業的綠色化發展趨勢和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正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應對環保挑戰,航運公司正積極采用清潔能源技術,減少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推動行業向低碳、零排放轉型。同時,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的運用也在助力提升行業效率。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不僅減少了資源浪費,也提高了集裝箱航運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