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解讀
2023年,中國境內共計有259個運輸機場(不含港澳臺),相較于2022年增加了5個運輸機場,其中定期航班通航運輸機場259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55個。湖南湘西邊城機場、河南安陽紅旗渠機場、四川閬中古城機場、山西朔州滋潤機場、西藏阿里普蘭機場這5個機場為2023年定期航班新通航運輸機場。
根據公報顯示,2023年中國民用運輸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25976.6 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2.2%,貨郵吞吐量為1683.3萬噸,比上年增長15.8%,起降架次1170.8萬架次,比上年增長63.7%。其中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0的的民用運輸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20801.0萬人次,占總量的95.9%。
依據百強榜單可知,38個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較上年凈增加20個,其中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以6316.78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再度蟬聯冠軍,此外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這3個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均在5000萬人次以上。
百強機場中,僅西昌青山機場旅客吞吐量有所下滑,其他99個機場旅客吞吐量同比均增長,其中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延吉朝陽川國際機場、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這3個機場增速均超過300%。
從百強機場的貨郵吞吐量來看,4個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超100萬噸,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貨郵吞吐量最大,共344.01萬噸,東營勝利機場、洛陽北郊機場、南陽姜營機場、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佛山沙堤機場這5個機場貨郵吞吐量在千噸以下;從百強機場起降架次看,17個機場超過20萬架次,綿陽南郊機場以19.35萬架次排名第18,其旅客吞吐量為310.38 萬人次,旅客吞吐量排名第54。
內地31個省份均有機場登入百強,其中江蘇上榜的機場數量最多,共9個,9個機場中旅客吞吐量最大的是排名第13的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相較于上年,10個新上榜的機場中,喀什徠寧國際機場以335.44萬人次旅客吞吐量排名第52。
注:新上榜代表上年排名在100名之后。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民用機場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民用機場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民用機場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0-2024年中國民用機場行業投資分析,民用機場行業發展趨勢及前景, 中國民用機場政策環境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