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
21822
20000
1
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系列之15:機器人控制器:人形機器人行動之腦 全球本體廠商必爭之地
控制器是人形機器人的大腦和小腦,是產業發展核心基礎。控制器相比執行器更為“無形”,但對機器人本體的表現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且在長期的發展迭代可能成為拉開距離的關鍵點,是各家人形機器人公司的核心技術。
英國開發出觸覺增強型機器人
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科研人員在《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快報》上發表研究成果,介紹了一種名為L3F-TOUCH的傳感器,可增強機器人的觸覺感知能力。
機器人行業系列報告(六):高精密直線傳動部件 迎來產業化重要機遇
絲杠導軌是高精密直線傳動系統的核心部件,下游應用廣泛,國產化率低。本篇報告分析了絲杠導軌行業國產化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人形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趨勢下,國產絲杠導軌有望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邁向具身通用人工智能 人形機器人成未來產業“蓄水池”
當前,一批企業正加速布局人形機器人。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宇樹科技發布H1人形機器人,實現較強的平衡、奔跑和避險能力,每臺售價9萬美元,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發貨。
加拿大開發出基于紫外線和磁力的攀爬機器人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科研人員主導開發了一種新型軟體機器人,可利用紫外線和磁力在任意表面上移動,甚至可以爬上墻壁和穿過天花板。這種機器人無需外接電源,可實現遠程操作和多功能性,適用于外科手術和搜索人難以到達的地方等場景。
國內機器人產業“硬件先行” 已有多個場景實現規模化落地
機器人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從2014年以來,我國已經連續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最大的市場,而且在促進經濟增長、推動技術創新等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目前機器人行業處于發展初期,預測未來機器人行業將呈現“硬件先行”的發展趨勢。
國外設計出新型可變形水下機器人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設計制造出一個由重復單元構成的可變形水下機器人。該小型機器人采用新型模塊化系統,無需重新設計便可直接擴展尺寸。目前,大多數高密度材料在進行大尺寸應用時會產生一系列問題,而構成水下機器人系統的各單元大多是中空結構,具有低密度和高剛度特性,便于其尺寸擴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oft Robotics》雜志
機械設備行業雙周報2023年第3期總第24期:《“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出臺 看好機器人行業中長期發展
報告期內(2023/1/14-2023/2/3)機械設備行業上漲6.47%,跑贏滬深300 指數4.82pct,二級子行業中自動化設備、專用設備、通用設備、軌交設備、工程機械分別上漲8.40%、7.84%、6.86% 、5.14%、1.31%。
美科研人員研發可發光的微型飛行機器人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科研人員受到螢火蟲的啟發,研制了形似昆蟲的飛行機器人,在飛行時可以發光,從而實現運動跟蹤和通信。相關研究近日發表在《IEEE機器人和自動化通訊》(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