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的凈水行業,聽起來還是非常駭人的。然而,相關數據顯示,每年對凈水器的抽查結果都不太樂觀,有的問題在于“形式上的不合格”,如包裝不規范,有的問題在于“實質上的不合格”,如菌落總數超標、重金屬超標等。雖然相關行業標準在不斷完善中,但總有一些商家或小作坊敢于挑戰紅線,在業內人士看來,唯有提高行業門檻,加強監督管理,才能減少行業亂象。
質量頻發
前段時間,有報道稱,湖北的李女士一家在安裝了凈水設備后,誤喝了三年的“軟化鹽水”,原因在于安裝人員將李女士家凈水器的管路接錯了,原本應該接到凈水器上進入廚房的飲用水,竟然錯接到了軟水器上。盡管問題出在了安裝環節,但也是凈水廠商的責任。
北京商報記者在京東商城上看到,不少凈水器都被消費者吐槽“沒有功效”。其中,一款售價259元的某凈水器頁面,多名用戶表示根本沒有過濾效果:“水垢還是水垢,鐵銹還是鐵銹。”
此外,相關部門和機構時不時對市面上凈水器產品的抽檢結果,總是不那么“好看”。今年7月,北京市消協公布了一項凈水器比較試驗結果,消協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購買了19個品牌19個型號的反滲透凈水器,一款名牌型號為INF8000F的愛尼克斯凈水器,砷和鉻(六價)指標不合格。
要知道的是,耗氧量不合格,會導致過濾出來的水不干凈,甚至影響身體健康,長期飲用重金屬超標的水,對人體健康更是有著重大的危害。
同樣在今年7月,江蘇省衛生監督所官網公布2020年網絡銷售凈水器專項抽檢結果。今年上半年,江蘇省衛生監督所開展網絡銷售凈水器專項抽檢工作,在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3家網絡電商平臺共抽取20個凈水器,檢查內容為標簽、說明書等,調查結果顯示,倍世牌 Woda-Pure S-CUF臺下式凈水器、百諾肯P5250UC型凈水機、恩美特牌FLUSS-4-S型凈水機、MAGiC/美吉WPU-8200C型冷熱飲水機、曼穌勒牌OSS100-200型水質處理器、藍飄爾牌RW50型反滲透純水機等18款產品不合格。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還在今年7月發布了反滲透凈水機召回公告:上海水護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3M材料技術(廣州)有限公司分別召回其制造的飛利浦牌凈水機、3M牌純水機,涉及數量分別為486件、440件。
偷工減料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眾多投資者加入到家用凈水器行業中來。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我國共有13.7萬家凈水器相關企業。然而,由于門檻較低,在規模如此龐大的凈水市場中,規避所有不規范行為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行業內才會頻頻發生質量問題。
“凈水行業‘偷工減料’的事情一直都存在”,浙江艾波特環??萍脊煞萦邢薰究偨浝睚媮嗇x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類現象:網上網下產品配置不同,有的企業為了迎合電商網購低價格,會把能節省的、能便宜的配置盡量便宜,形成“電商專供”產品;本身一些小微企業和手工作坊類企業生產資質和檢測設備都不具備,就是組裝成型出售,成本非常低;凈水行業還存在不少沒有衛生許可批件、3C認證獲得資質的企業。
此外,家電行業觀察人士許意強補充道,受凈水器必須要定期更換濾芯的要求限制,在整機產業之外,還擁有一個龐大的濾芯產業。“因為沒有技術門檻,很多凈水器廠商買來第三方的膜等材料加工組裝,導致這個行業的濾芯售價相差巨大,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甚至還出現了‘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等現象,其實影響的是整個凈水器產業的發展。”
這些問題,從近年來的各種抽檢結果中可以看出,不合格率依然有較大占比,一是中小微品牌的不合格,二是有些高知名度的品牌也同樣被檢測出不合格。這個不合格,有“形式上的不合格”,比如說明書、銘牌、包裝箱的標注不規范,沒有按照國標執行;有“實質上的不合格”,比如檢出菌落總數超標、重金屬超標、耗氧量超標、電器元件不合格等等。
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上搜索“凈水器”,產品幾乎覆蓋了幾十元、幾百元、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多個價位。那些標價只有二三百元的凈水器,價格其實只相當于一些凈水大品牌一個簡易濾水壺的價格。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一些小品牌或者雜牌產品賣得便宜,是因為所使用的原材料非最優(如濾芯),內部零配件使用的是便宜的(強度不夠,容易漏水),內部系統結構不夠完善,出故障率高,故該類產品成本會低于品牌方的產品。”有消費者就反映,拆開自己家的凈水器,發現濾芯里面裝的是沙子。
行業變革
事實上,有關于凈水,相關部門曾陸續出臺過一些政策:2016年4月,《水效領跑者行動實施方案》發布;2018年,凈水行業首個強制性標準《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正式實施;2019年底,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對《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擬立項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公開征求意見,進一步規范凈水行業的生產制造。
“最新的標準版本主要是增加了累積凈水量(壽命)的要求和試驗方法,也完善了其他項目試驗方法。”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測試計量研究所所長魯建國指出,但采用衛生許可證的方式進行質量管理,企業執行標準積極性不高,建議取消衛生許可證,采用認證的方式管理,如CCC認證。
而在許意強看來,國家標準是一個行業產品準入的最低標準,而不是最高標準,所以行業亂象的解決,不是靠一個或者幾個國家標準就可以的。“很多企業不符合國標的產品在市場上銷售,問題還是出在監管和處罰上。解決的最佳手段,還是通過市場化手段來規范、淘汰。比如大企業推高行業門檻、凈化行業秩序、淘汰一些投機企業等”。
家電分析師梁振鵬則指出,“企業造假沒有成本,或者說成本很低”,建議相關部門加強監管環節的抽查和懲罰力度,不管是實體門店還是線上電商渠道。當然,凈水器質量好不好以及是否安全,最終還是依賴于凈水器廠家在競爭中提升自己的技術含量、產品創新和工藝質量,才能保障消費者的利益。
關于如何解決行業亂象的問題,北京商報記者也采訪了美的、海爾、方太等多家凈水器廠商,但截至發稿,這幾家都未給出回復。
除了加大監管力度、完善標準,安吉爾相關負責人表示,“凈水器行業應該切實發揮行業協會等機構的力量,施行凈水器產品質量相關規定,維護凈水器市場的良性發展;各大凈水器企業應加強凈水科技的創新,比如安吉爾長效反滲透膜獲得了全球十大創新專利,打破了國外在反滲透技術上的長期壟斷;同時應提高產品品質,減少其他品牌的抄襲,有效避免凈水器產品的同質化和低端化,繼而實現凈水器市場的優勝劣汰”。
萊克電氣相關負責人則建議,由市場監管部門與權威檢測部門聯手建立市場信用體系,定期公布信得過品牌與產品,曝光不良口碑的產品。“通過權威媒體的專題報道、專題會議等宣傳形式,加強消費者選購”優品優牌的意識,對品質優良、用戶口碑良好、擁有創新技術的品牌增加曝光率,讓良幣驅逐劣幣。


2025-2031年中國凈水器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凈水器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共十五章,包含凈水器市場面臨的挑戰及應對建議,凈水器行業投資價值分析,2025-2031年中國凈水器市場前景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