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2022年關稅調整方案》,自2022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部分商品的進出口關稅進行調整,對954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其中,將降低國內短缺的黃鐵礦、純氯化鉀等資源產品的進口關稅。
同時,2022年1月1日起,根據國內產業發展和供需情況變化,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范圍內,提高部分商品進出口關稅。其中,對部分氨基酸、鉛酸蓄電池零件、明膠、豬肉、間甲酚等取消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執行最惠國稅率;為促進相關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高磷、粗銅的出口關稅。
2022年7月1日起,我國還將對62項信息技術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實施第七步降稅。調整后我國關稅總水平繼續維持7.4%。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還發布公告稱,2022年將繼續對與我國建交并完成換文手續的最不發達國家98%的稅目產品給予零關稅待遇。
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調整降低了部分醫療產品、日用消費品、關鍵零部件等多種進口商品關稅,將進一步滿足人民生活、企業生產和社會發展需要,有利于維護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2020年財政收支情況》數據:2020年中國關稅收入為2564億元,2021年1-10月關稅收入為2435億元,同比增長14.9%。
2016-2021年11月中國關稅收入
資料來源:財政部、智研咨詢整理


2024-2030年中國外貿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
《2024-2030年中國外貿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 》共九章,包含對外貿易摩擦風險分析及對策,外貿行業環境風險分析,外貿行業信貸投資方向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