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近年來,隨著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便攜式媒體播放器以及虛擬現實設備等數碼產品的全球熱銷,電聲產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國際轉移浪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代表電聲行業尖端科技的微電聲器件,在我國實現了顯著的進步與飛速的發展。一方面,國內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改進和產品迭代,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國家政策的支持和產業升級的需求也推動了行業的技術進步。數據顯示,中國微電聲器件行業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190.46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98.2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9.4%。預計未來隨著下游應用市場的擴展以及產業鏈結構的優化調整,中國微電聲器件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相關上市企業:瑞聲科技(02018)、歌爾股份(002241)、共達電聲(002655)、豪聲電子(838701)、國光電器(002045)、通力科技(301255)、華勤技術(603296)、佳禾智能(300793)、敏芯股份(688286)、恒玄科技(688608)等
相關企業:江西聯創宏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豪恩聲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全方科技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微電聲器件、電聲、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市場規模
一、微電聲器件行業相關概述
?電聲行業一般可分為終端電聲產品和電聲元器件兩大類。終端電聲產品主要包括消費類電聲產品和專業電聲產品;電聲元器件根據產品用途的不同,可為分通用電聲元器件和微型電聲元器件。
其中,通用電聲元器件主要應用于傳統的音響設備和家用電器,例如喇叭和揚聲器等,它們為這些設備提供了基本的音頻輸出功能。而微型電聲元器件則是一個更加細分的領域,它通過利用電磁感應、靜電感應或壓電效應等原理,實現電能與聲音之間的轉換。這類元器件主要包括微型麥克風、微型揚聲器以及微型受話器等,它們在現代通信、消費電子以及多媒體設備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將微型電聲元器件和其他功能電子器件組成一個聲學為主的電聲組件,以傳輸和獲取高保真的聲信號,逐漸成為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
微電聲器件行業是電聲行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歷程與電聲行業的整體發展緊密相連。我國電聲行業自20世紀80年代起,伴隨著移動通訊設備在世界范圍內的迅猛發展和電聲元器件行業的大規模國際轉移,國際知名聲學器件企業在國內設廠,我國電聲行業一直保持快速的發展態勢,并通過自行研發逐步掌握了從電聲元器件到終端電聲產品的多項生產技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電聲工業體系和相關產業鏈。進入21世紀,我國電聲產品制造廠商開始逐步從OEM向注重研發設計的ODM轉變,國內電聲企業在電聲元器件開發和應用、聲學信號處理、嵌入式軟硬件開發系統、產品測試等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形成了較強的技術實力,國內領先的電聲產品制造商逐步從低端電聲元器件市場競爭中突圍,向中高端電聲市場邁進。近年來,伴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便攜式媒體播放器、虛擬現實設備等數碼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發展和電聲產業的大規模國際轉移,代表電聲行業高端水平的微型電聲元器件和消費類電聲產品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電聲元器件市場規模呈現明顯增長。
二、微電聲器件行業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微電聲器件行業上游是指電聲零部件,主要包括IC、背極板、FET、PCB、振膜、磁鐵、T鐵等。其中 PCB、電子元器件、結構件、金屬沖壓件等產品在國內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都已經比較成熟;IC、FET 等核心部件,國內和國際一流廠商還存在差距。下游行業主要包括手機及其周邊產品、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車載免提等消費類電子產品。這些領域的景氣程度直接決定著電聲元器件行業的發展前景。
智能手機是微電聲器件最重要的下游應用領域,每部智能手機都需要至少一個揚聲器和一個麥克風。因此,隨著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增長,微電聲器件需求也隨之不斷上漲。據統計,近年來,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總體呈現下降態勢,特別是進入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最低,為2.64億部,這主要受全球通貨膨脹、供應鏈限制和地緣政治緊張的影響,智能手機的供應商減產。但在2023年以后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逐漸恢復,2024年出貨量增長至2.94億部,同比上漲6.5%。預計未來隨著5G網絡的普及和消費升級,智能手機終端設備將不斷更新換代,增加對高性能、高品質、多功能的微電聲器件的需求。尤其是在音頻通信和音頻內容方面,消費者對音質、降噪、拾音、語音識別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這將促進微電聲器件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
平板電腦也是微電聲器件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每部平板電腦可配備至少兩個揚聲器和一個麥克風。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遠程辦公、在線教育、數字娛樂等服務的發展,平板電腦的需求有所增加,2020-2022年中國平板電腦出貨量從2339萬臺增長至2997萬臺。但2023年隨著疫情因素的消失,市場需求下降使得平板電腦出貨量趨于理性。2024年中國平板電腦出貨量達到2985萬臺,同比上漲4.3%。隨著平板電腦出貨量的增加,將進一步拉動微電聲器件的需求量。此外,消費者對平板電腦的音頻體驗有了更高的期待,對微電聲器件的音質、降噪、拾音、語音識別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微電聲器件行業將得到快速發展。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微電聲器件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產業趨勢研判報告》
三、微電聲器件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便攜式媒體播放器以及虛擬現實設備等數碼產品的全球熱銷,電聲產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國際轉移浪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代表電聲行業尖端科技的微電聲器件,在我國實現了顯著的進步與飛速的發展。一方面,國內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改進和產品迭代,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國家政策的支持和產業升級的需求也推動了行業的技術進步。數據顯示,中國微電聲器件行業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190.46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98.2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9.4%。預計未來隨著下游應用市場的擴展以及產業鏈結構的優化調整,中國微電聲器件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微型麥克風和微型揚聲器是微電聲器件的典型代表。其中,微型麥克風廣泛應用于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可穿戴設備、VR/AR設備、智能音箱等領域。其中,手機占據微型麥克風40%的市場份額;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分別占據了約15%和10%的市場份額;智能可穿戴設備和VR/AR設備是新興的應用領域,占據了約10%和5%的市場份額;智能音箱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應用領域,占據了約10%的市場份額。微型揚聲器的應用范圍與微型麥克風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可穿戴設備、VR/AR設備等。其中手機也是最大的應用領域,占據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可見手機是微電聲器件主要應用領域。
四、微電聲器件行業競爭格局
?在微電聲器件市場中,國際企業仍占據優勢地位,以美國的Knowles、日本的FOSTER、韓國的東芝為代表的國際品牌廠商,憑借深厚的品牌積淀、領先的核心技術、發達的客戶渠道、豐富的運營經驗,占據了全球中高端產品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較高。國內企業如歌爾股份、瑞聲科技、共達電聲、豪聲電子、國光電器等也在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市場份額逐步提升。此外,眾多中小企業在細分市場領域具有明顯優勢,通過差異化競爭策略,在特定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2008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是全球布局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精密零組件業務、智能聲學整機業務和智能硬件業務。其中,精密零組件業務聚焦于聲學、光學、微電子、結構件等產品方向,主要產品包括微型揚聲器/受話器、揚聲器模組、觸覺器件(馬達)、無線充電器件、天線、MEMS 聲學傳感器、其他 MEMS 傳感器、微系統模組、VR 光學器件及模組等。2024年,消費電子行業終端需求在AI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動下有所復蘇。伴隨行業需求復蘇,公司精密零組件業務營業收入同比上漲15.85%,達到150.51億元。
??共達電聲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的電聲元器件及電聲組件制造商和服務商、電聲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主營業務為微型精密電聲元器件及電聲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及電子元器件分銷,主要產品包括 MEMS 聲學傳感器、駐極體聲學傳感器(ECM)、車載語音模組、RNC 振動傳感器模組、微型揚聲器/受話器及其陣列模組、車載顯示屏、K 歌麥克風、車載無線充、車載 USB充、汽車喇叭、毫米波雷達模組等。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汽車電子、智能家居、物聯網等領域。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7億元,同比上漲20.62%;歸母凈利潤0.58億元,同比上漲72.90%。
五、微電聲器件行業發展趨勢
未來,隨著5G網絡應用的廣泛拓展、新興市場的崛起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微電聲器件行業將迎來更多創新機遇。產品技術將不斷向高品質、高集成度、多功能化方向演進。同時,行業的應用領域將不斷拓展,不僅在傳統消費電子產品如手機、耳機、音箱、電視等領域有廣泛應用,還逐漸滲透到汽車、醫療設備、安防監控等行業。特別是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音箱等新興領域,微電聲器件的應用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此外,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產業競爭也將日益激烈。行業內企業若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提升品牌影響力和渠道優勢,以增強客戶忠誠度和市場占有率。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微電聲器件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產業趨勢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微電聲器件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產業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微電聲器件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產業趨勢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微電聲器件行業關鍵技術分析,微電聲器件行業領先企業個案分析,微電聲器件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