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聯商網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對于沃爾瑪來說,日本、英國等海外市場的發展空間有限,因為在這類市場,想要快速做大份額以提升話語權,通常的做法是并購,但這又需要長期投入大量資金。相比于線上業務的快速增長,沃爾瑪跨市場并購策略為自身帶來的收益相對有限,集中精力深耕部分市場是更好選擇。
11月17日晚間,美國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NYSE:WMT)公布了2021財年第三季度的財報。
圖片來源:Unsplash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沃爾瑪錄得營收1347.1億美元,同比增長5.25%;凈利潤為51.35億美元,同比增長56.2%;調整后每股收益為1.8美元。沃爾瑪三季度的表現高于市場預期,此前市場普遍預期沃爾瑪每股盈余為1.21美元,營收為1279.91億美元,凈利潤34.17億美元。
從財報來看,沃爾瑪營收增長主要由美國本土市場的銷售額拉動。財報顯示,第三季度,代表沃爾瑪主營收入的凈銷售額為884億美元,同比增長6.2%,高于總營收的增速。
海外恢復增長,卻撤出部分市場
在海外市場方面,不同于二季度銷售額增速1.1%的下滑,沃爾瑪在第三季度凈銷售額達到了296億美元,同比增長1.3%。沃爾瑪在財報中稱,這一增長主要受益于印度電商公司Flipkart、墨西哥分公司Walmex以及加拿大市場的增長。
盡管海外市場的業績在第二季度有所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沃爾瑪已經開始收縮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業務。
11月16日,沃爾瑪宣布將其在日本西友Seiyu超市的大部分股份售予私募巨頭KKR與日本電商樂天(Rakuten)。此項交易對西友超市的整體估值為1725億日元,較兩年前出售傳聞初起時日本媒體估計的3000億到5000億日元大打折扣。根據協議,KKR將收購西友65%股份,日本樂天收購20%,沃爾瑪將保留15%的股份。
在2002年對西友首次進行投資之后,沃爾瑪最終用超過20億美元買下了這家常年虧損的公司。但這些年來西友的銷售收入一直平平淡淡,歷年財報顯示,扣去成本后,該公司幾乎沒有對沃爾瑪貢獻任何凈收入。
與此同時,在過去的不到2個月的時間里,沃爾瑪還出售了另外兩筆海外資產。
今年10月,沃爾瑪同意將英國雜貨連鎖店Asda Group出售給一家私人投資集團,以88億美元的估值成交。沃爾瑪表示,此次交易預計將確認約25億美元的非現金稅后虧損;11月6日,沃爾瑪表示將出售其在阿根廷的零售業務,這筆交易將導致約10億美元的非現金稅后虧損。
11月17日,聯商網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對于沃爾瑪來說,日本、英國等海外市場的發展空間有限,因為在這類市場,想要快速做大份額以提升話語權,通常的做法是并購,但這又需要長期投入大量資金。相比于線上業務的快速增長,沃爾瑪跨市場并購策略為自身帶來的收益相對有限,集中精力深耕部分市場是更好選擇。
王國平還指出,沃爾瑪的經營重點依然是美國本土市場,海外市場占比一般。“沃爾瑪雖然號稱全球巨頭,實際也只是部分區域市場占據優勢,畢竟實體零售是一個很分散、區域性很強的行業。”
此次財報中,沃爾瑪并未披露中國市場具體的營收數據。不過從沃爾瑪近期的動態來看,其在中國市場的策略基本以轉型為主。
如今,大賣場業態在中國早已風光不再,在外資零售三巨頭當中,家樂福和麥德龍已經決定退出中國市場——家樂福中國于今年6月將80%股權作價48億元賣給蘇寧,麥德龍也在3月以15億至20億美元的價格公開招標出售其中國市場業務,意向買家名單不斷曝出,包括騰訊、阿里巴巴、蘇寧、永輝、物美等多家競購方。
沃爾瑪也曾在今年傳出出售中國業務的消息。9月1日,有媒體報道稱,沃爾瑪就出售中國大賣場業務部分股權一事,已與一些企業有過接洽行為。據稱,洽談可能還處在早期階段,試探可能居多。不過在次日,沃爾瑪就對上述消息進行辟謠,并表示無任何出售中國業務的計劃,對市場流言亦不予置評。
盡管否認了退出傳言,但沃爾瑪近年來在中國市場走地的確有些磕磕絆絆。據招商證券研報,沃爾瑪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關店數達到20家以上。截至今年6月,沃爾瑪又關閉了15家大賣場。
在此情況下,沃爾瑪也調整中國市場的策略,轉向山姆會員店這一新業態。山姆會員店遵從低SKU的產品策略,但毛利高于普通商超。此外,山姆會員店還推出了專注于快送服務的云倉,面積更小。
根據公開資料,山姆會員店在中國現已開設29家門店,會員數超過200萬人。預計到2022年底,山姆在中國將有40至45家開業及在建門店。今年7月,沃爾瑪還宣布,今后10年內將在中國投資12億美元,用于升級物流網絡。
盡管沃爾瑪并未在財報中公布山姆會員店在中國時候出的經營數據源,但從山姆會員在美國市場的營收來看,這一業態目前正呈穩定增長的態勢。財報顯示,三季度,沃爾瑪美國山姆會員店同店銷售額增長8.3%至158億美元,其中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了41%。
線上投入進入“收貨期”
沃爾瑪近年來最大的賭注是電商業務。
2018年,沃爾瑪以1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印度電商創業公司Flipkart約77%的股份,這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今年9月中旬,沃爾瑪又在美國市場推出了名為“Walmart+”的線上會員訂閱服務,以幫助其進一步挑戰亞馬遜。這項服務的年費為98美元,而亞馬遜Prime的年費為119美元。
在小品牌可以在網上蓬勃發展之際,沃爾瑪還試圖擴大其消費者基礎,實現產品組合的多樣化。這包括與二手服裝電子商務公司ThredUp合作,與Shopify合作,將更多小企業引入其自己的第三方市場等等。
而沃爾瑪近期最令中國市場矚目的則是收購TikTok的計劃。為解決在美國遇到的危機,TikTok在前不久與美國公司甲骨文、沃爾瑪達成了合作協議——TikTok將開啟新一輪不超過20%比例的融資,甲骨文和沃爾瑪將會作為具有優先購買權的潛在投資方被引入。
王國平認為,美國市場是沃爾瑪線上線下一體化最前沿的市場,引入TiTok有利于解決沃爾瑪線上業務流量瓶頸。同時,TikTok的算法又能夠讓沃爾瑪的產品銷售更具針對性,使得沃爾瑪線上業務實現對亞馬遜的快速追趕。
從歷年財報數據來看,沃爾瑪已經進入這一巨額投資的“收獲期”。
2020財年,沃爾瑪在美國的電商銷售額增長了37%,在2019財年增長了40%。沃爾瑪2021財年第二季度在美國的電子商務銷售額飆升97%,超過了2021財年第一季度的74%,取貨和送貨服務的銷售額均創下了歷史新高。而在2021年第三季度,沃爾瑪美國電商業務的銷售額增長幅度也達到了79%。
值得注意的是,沃爾瑪也是此次疫情導致的“宅經濟”受益者。
沃爾瑪稱,隨著美國二次疫情重燃。當地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正在發生變化,在年末假期購物季來臨之際,更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線上購物然后送貨上門。沃爾瑪CEO Doug McMillon也表示:“這種向線上購物的轉換是永久性的,未來將持續存在,公司已經做好準備為客戶提供想要的購物體驗。”
從今年春天開始,獲得政府救濟支票的美國人就開始在網上購買生活必需品。沃爾瑪此前表示,新冠疫情使得美國電子商務加速發展,整個行業發展被快進了3到5年。


2022-2028年中國母嬰商品零售行業市場供需形勢分析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
《2022-2028年中國母嬰商品零售行業市場供需形勢分析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共十一章,包含2022-2028年母嬰商品零售行業服務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范,母嬰商品零售行業服務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