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茯苓,多孔菌目茯苓屬菌類,又稱玉靈、茯靈、萬靈桂、茯菟。 是擬層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樹根上,形如甘薯,球狀,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內部粉色或白色,精制后稱為白茯苓或者云苓。茯苓主要主產于安徽、江西、江蘇、浙江等地。具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茯苓藥理作用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茯苓發展現狀分析
中國茯苓主產安徽、湖北、河南、云南。此外貴州、四川、廣西、福建、湖南、浙江、河北等地亦產。以云南所產品質較佳,安徽、湖北產量較大。2019中國茯苓產量為176530.7噸,同比增長121.3%。
2016-2019年中國茯苓產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食用菌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應加大茯苓深加工產品尤其是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力度,并提高科研轉化能力,穩定出口增長。2019年中國茯苓出口數量為4198.5噸,出口金額為2148.6萬美元;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茯苓出口數量為3483.1噸,出口金額為1735.6萬美元。
2014-2020年中國茯苓出口數量及金額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茯苓的國際貿易主要以出口為主,伴有少量進口。2019年中國茯苓進口數量為56噸,進口金額為2.8萬美元。
2014-2019年中國茯苓進口數量及金額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茯苓出口均價較為穩定,2019年中國茯苓出口均價為5.1千克/美元;近三年進口均價呈下降趨勢,2019年中國茯苓進口均價為0.5千克/美元。
2014-2019年中國茯苓進出口均價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茯苓是我國傳統常用中藥材和藥食兩用資源,是"中藥八珍"之一。茯苓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在醫療上,效用廣泛,藥性平和,被譽為除濕之圣藥、仙藥之上品,不僅臨床配方常用,也是中成藥生產的重要原料。
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茯苓表觀需求量為75906.2噸,同比增長17.2%;2019年中國茯苓表觀需求量為172388.2噸,同比增長127.1%。
2016-2019年中國茯苓表觀需求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茯苓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茯苓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茯苓行業重點企業經營情況分析,2025-2031年中國茯苓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2025-2031年中國茯苓行業投資前景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