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量
襯衫是一種穿在內外上衣之間、也可單獨穿用的上衣,男襯衫通常胸前有口袋,袖口有袖頭。襯衫最初多為男用,20世紀50年代漸被女子采用,現成為常用服裝之一。
中國是全球紡織服裝制造大國,多年來中國服裝行業發展較為強勢,形成了紡織、印染、繡花、服裝輔料、服裝加工等較為完善的服裝配套產業鏈。加入 WTO之后,中國的紡織服裝出口迅速增長,中國的 紡織服裝業在全球紡織服裝業的地位日益提升。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服裝產量為244.72億件,較2018年同比增長9.9%。
2014-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服裝產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伴隨著中國第二次產業的發展,白領階層增加,西服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襯衫在配合西服和領帶中以白色為中心逐步推進,素材也由棉開發出化學纖維,防縮、防皺等機能性加工也隨之得以發展,價格降低,襯衫逐漸走入到平常老百姓的家中,成為大眾化的服飾。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企業襯衫產量為6.39億件,較2018年增加了0.66億件,占服裝產量的2.61%。
2014-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企業襯衫產量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工業發展報告、智研咨詢整理
目前中國襯衫產業集群仍以發達城市周邊區域為主,已形成江蘇、浙江、廣東三強鼎立格局;2019年江蘇襯衫產量為22490萬件,浙江襯衫產量為12236萬件,廣東襯衫產量為6489萬件。
2019年中國各地區規模以上企業襯衫產量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工業發展報告、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襯衫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前景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江蘇襯衫產量占全國襯衫產量的35.20%,浙江襯衫產量占全國襯衫產量的19.15%,廣東襯衫產量占全國襯衫產量的10.16%。
2019年中國襯衫產量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工業發展報告、智研咨詢整理
二、企業格局
中國絕大多數服裝企業銷售模式仍以批發為主,企業之間的競爭還停留在比款式、拼價格等惡性的競爭上面。近幾年來中國服裝企業的品牌意識不斷加強,中國服裝行業涌現了很多規模較大的企業,如:海瀾之家、太平鳥等。
2018年海瀾之家、七匹狼及太平鳥襯衫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24億元、1.96億元、3.35億元。2019年海瀾之家、七匹狼及太平鳥襯衫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24.43億元、1.94億元、3.98億元。
2016-2019年中國服裝企業襯衫類營業收入(億元)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18年海瀾之家襯衫產量為2181.1萬件,銷量為2131.1萬件;2019年海瀾之家襯衫產量為1919.6萬件,銷量為2090.3萬件。
2015-2019年海瀾之家襯衫產銷量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18年太平年襯衫產量為145.66萬件,銷量為228.65萬件;2019年太平年襯衫產量為208.22萬件,銷量為230.36萬件。
2016-2019年太平鳥襯衫產銷量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服裝制造企業眾多,市場格局相對分散。從產量來看,2019年海瀾之家襯衫業務市場份額占比為3%,太平鳥襯衫業務市場份額占比僅為0.33%。
2019年中國襯衫市場格局(按產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4-2030年中國襯衫行業發展動態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2024-2030年中國襯衫行業發展動態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共十一章,包含2023年中國襯衫行業競爭格局分析,襯衫行業重點企業分析, 2024-2030年中國襯衫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