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碳素,即炭和石墨材料,是以碳元素為主的非金屬固體材料,其中炭材料基本上由非石墨質碳組成的材料。近年來隨著新能源電池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內碳素制品應用需求量日益增長,全國碳素行業生產水平呈現日益提升態勢。目前我國石墨電極、炭電極、預焙陽極和陰極、炭塊類、炭糊類、特炭類等碳素產品在全球無論產能還是產量都已位于前列。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我國碳素制品產量已達到800萬噸以上。
相關上市企業:二維碳素(833608);方大炭素(600516);東方碳素(832175);貝特瑞(835185);合盛硅業(603260)等
相關企業:濟寧碳素集團有限公司;南通揚子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宇星碳素有限公司;廣西強強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汨羅市鑫祥碳素制品有限公司;興和興永碳素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產業鏈;全球碳素行業規模;中國碳素產量;中國碳素行業規模;重點企業;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況
碳素,即炭和石墨材料,是以碳元素為主的非金屬固體材料,其中炭材料基本上由非石墨質碳組成的材料,而石墨材料則是基本上由石墨質碳組成的材料。不僅是石墨,同時也包含金剛石、富勒烯、卡賓所有的含碳材料都稱為碳素材料。根據晶體結構和制備方式的不同,碳素可分為多種類型,如結晶型碳素、非晶型碳素、石墨、金剛石等。
碳素行業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采掘和供應環節,主要包括石墨,以及無煙煤、瀝青焦等碳素材料。原材料的品質和性能對最終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有重要影響。產業鏈中游為碳素生產制造環節,通常,企業會根據不同的產品和應用需求,選擇不同的生產工藝和技術。產業鏈下游為碳素應用領域,主要包括冶金、化工、電子、核工業、航空航天等行業。
二、全球現狀
近兩年來,核工業、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等多個新興領域的加速發展,不斷驅動著全球范圍內碳素行業持續發展。疊加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碳素行業在生產工藝、產品性能等方面取得了諸多突破。例如,新型石墨化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石墨電極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碳纖維生產技術的不斷改進,使得碳纖維的性能不斷提升,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應用領域也不斷拓展。在此背景下,全球碳素行業新增市場空間不斷拓展,全球碳素市場規模整體呈現擴容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碳素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176.69億美元增長至189.02億美元;根據市場預測,2025年有望達到210.13億美元。
從市場分布情況來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生產市場,近年來隨著其國內碳素產業發展,加速拉動亞洲地區碳素市場規模擴容,據統計,目前亞洲地區已是全球碳素行業最主要的區域市場,所占份額高達46.12%;其次依次是歐洲地區以及北美地區,所占市場份額分別為23.41%、20.56%。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碳素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趨勢研判報告》
三、國內市場
碳素行業是國家的重要原材料工業,由于其優良特性,在很多特殊領域是任何金屬和非金屬材料都替代不了的特殊材料,是典型的循環經濟產業。近年來隨著新能源電池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內碳素制品應用需求量日益增長,全國碳素行業生產水平呈現日益提升態勢。目前我國石墨電極、炭電極、預焙陽極和陰極、炭塊類、炭糊類、特炭類等碳素產品在全球無論產能還是產量都已位于前列。據中國碳素行業協會不完全統計,2023年我國碳素制品產量達到了742.7萬噸,較2019年増長178.36萬噸;2024年國內碳素制品總產量已達到800萬噸以上;根據市場分析預測,2025年有望增長至890萬噸以上。
從市場容量分析,我國碳素行業的整體效益于2017年快速回溫,銷售收入在2018年達到479億元,實現利稅209億元、利潤154億元。2019年-2020年,碳素行業整體效益“降溫”,此后便進入了企穩緩增階段。根據中國碳素行業協會會員企業收入統計情況顯示,2022年國內碳素行業銷售收入為達到了440.18億元,2023年為389.64億元,2024年已達到472.22億元;根據市場分析預測,2025年有望增長至524.34億元。
三、企業格局
目前,我國碳素市場由眾多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共同構成。大型企業通常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從煤炭開采到精煉加工再到最終產品銷售,占據著市場主導地位。例如中國能源集團、神華集團、中煤集團等國企巨頭在碳素領域實力雄厚,控制著大量的資源和市場份額。中型企業則主要集中在特定環節,如加工、貿易、應用等方面。它們往往以區域市場為主,憑借靈活的經營策略和產品差異化,在細分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小型企業則更多的是從事碳素制品生產和銷售,其競爭力受制于規模和資金實力。
未來幾年,我國碳素市場的競爭格局預計將更加復雜化。大型企業的整合步伐將會加快,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鞏固自身地位;中型企業需要不斷優化產業鏈,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尋求突破市場瓶頸:小型企業則需聚焦于特色產品和服務,打造差異化優勢,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
平頂山東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2006年2月,2023年6月30日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東方碳素”。東方碳素是一家集碳基新材料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專業從事特種石墨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公司已擁有年產1萬噸等靜壓超細結構石墨生產線。產品具有耐高溫、耐腐蝕、潤滑好、導熱導電等特性,廣泛用于航空航天 、核工業 、半導體 、太陽能光伏、 EDM電火花、氫燃料電池 金屬結晶器等產業。數據顯示,2024年9月,東方碳素營業收入為2.38億元,同比下降11.71%。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18日,2002年8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方大炭素”。方大炭素主要業務是石墨電極、塊狀炭磚、等靜壓石墨、核電用炭/石墨材料、石墨烯材料、碳/碳復合材料及炭素制品生產用主要原料煤系針狀焦、低硫煅后石油焦和煤瀝青等的研制、生產與銷售,公司炭素制品綜合生產能力達到23萬噸,原料生產能力20.4萬噸,其中石墨電極19萬噸、炭磚3萬噸、炭素新材料1萬噸、煤系針狀焦6萬噸、低硫煅后石油焦14.4萬噸。
目前,方大炭素產品分為4大系列,主導產品有超高功率、高功率、普通功率石墨電極;高爐用超微孔炭磚、高導熱超微孔炭磚、微孔炭磚、半石墨質炭磚、高導熱炭磚、高耐蝕炭磚、石墨磚、超高導石墨磚;電解鋁用石墨質陰極炭塊、石墨化陰極炭塊;以及各種礦熱爐用炭磚、電解鎂石墨陽極和中細結構石墨等其他產品;特種石墨制品(超細結構、細結構、中細結構、中粗結構石墨)、核電用炭/石墨材料(高溫氣冷堆/快堆等核反應堆)、石墨烯及其下游產品、超級電容器用活性炭、鋰離子電池用高端石墨負極材料、碳纖維、炭/炭復合材料等炭素新材料產品;煤系針狀焦和低硫煅后石油焦、煤瀝青等炭素制品生產用主要原料。產品廣泛應用于冶金、新能源、化工、機械、醫療等行業和高科技領域,暢銷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并遠銷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據顯示,2024年9月,方大炭素營業收入為31.51億元,同比下降18.74%。
四、發展趨勢
1、環保政策驅動產業綠色轉型
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大了對環保的監管力度,對炭素企業提出了更高的環保要求。這促使企業加大環保投入,采用更加清潔和高效的生產工藝,推動行業綠色轉型。未來,隨著環保政策的持續推進,我國碳素行業將更加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2、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隨著我國碳素行業市場規模的擴大,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國內外企業紛紛加大投資力度,提升產能和產品質量,以爭奪市場份額。同時,行業內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產能過剩和同質化競爭問題。這促使企業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進行整合,提高市場集中度,優化資源配置。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整合的深入,我國碳素行業將呈現出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態勢。
3、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炭素材料因其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在眾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除了傳統的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等行業外,隨著新能源、電子、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炭素材料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例如,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炭素材料,因其優異的電導性、熱導性和機械強度,被廣泛應用于電池、傳感器和復合材料中。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拓展,我國碳素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碳素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趨勢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碳素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碳素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趨勢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碳素行業企業分析,2025-2031年中國碳素產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2025-2031年中國碳素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