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人工晶體植入已有40多年歷史。白內障作為全球首位的致盲性眼病,其治療手段主要以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為主。2023年全球人工晶狀體市場規模約超60億美元,2024年全球人工晶狀體市場規模約80億美元。
相關企業:藍帆醫療、佰仁醫療、三鑫醫療、樂普醫療、寶萊特、健帆生物、愛博醫療、昊海生科、蔡司、海南海藥、蕾明視康
關鍵詞:人工器官市場規模、人工器官市場競爭格局、人工器官行業發展前景
一、人工器官行業定義及類別
人工器官是指通過人工合成、制造或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創造的,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人體正常器官功能的人工裝置或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由于器官損傷或衰竭而導致的生理功能缺失,提供一種替代方案。常見的人工器官包括人工心臟、人工腎臟、人工肝臟、人工胰腺、心臟起搏器、人造心臟瓣膜等。
二、人工器官行業發展現狀
1、投融資現狀
近年來,在科技發展、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等多重因素疊加效應下,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較快。隨著中國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給醫療器械領域帶來了更多熱度。2021年,我國醫療器械企業融資規模達到高潮,近兩年有所緩和,2024年,我國國內醫療器械融資數量為451起,較2023年增加31起;融資金額為322.08億元,較2023年增加75.91億元。
人工器官是指用于取代或補充正常器官功能的醫療器械,是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是指醫用材料和醫用設備。由于人工器官在替代器官的功能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它將逐漸被用于更廣泛的疾病治療,如心臟病、腎衰竭、肝臟衰竭等,使得市場需求穩步增長。政府和私人資本對人工器官的研發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2021年,我國人工器官行業投融資規模達到56.17億元的高值,自2022年以來逐漸趨緩,2024年,我國人工器官行業投融資8起,融資金額為3.48億元。
從2024年我國人工器官行業投融資事件來看,獲得融資的企業分別為熹微生物(眼科植入醫療器械研發商)
博創生物、蘇州極客基因、心擎醫療、源博生物、西脈醫療、艾名醫學、艾瑋得,融資輪次分別為A輪、Pre-A輪、A輪、D輪、種子輪、B輪、戰略投資、Pre-A輪。
2、人工晶體
人工晶體又稱人工晶體狀,是一種人工器官,它是一種用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能植入眼內的人工透鏡,是用來替代白內障病人混濁晶體的光學小體,人工晶體植入已有40多年歷史。白內障作為全球首位的致盲性眼病,其治療手段主要以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為主。2023年全球人工晶狀體市場規模約超60億美元,2024年全球人工晶狀體市場規模約80億美元。
近年來,隨著國內白內障手術不斷普及,人工晶體市場需求不斷增長,人工晶體市場迎來蓬勃發展。2023年我國人工晶體市場規模約30億元,2024年我國人工晶體市場規模約36億元。
3、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又稱電子耳蝸,是一種植入式聽覺輔助電子設備,主要用于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患者的康復治療。眾耳周知,聽力損失是全球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致殘原因,全球大約每五個人里就有一個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我國約有2780萬聽力殘疾人,但由于價格昂貴,我國人工耳蝸市場滲透率僅約10%,遠低于發達國家。但自人工耳蝸集采降價后,我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增量明顯。2023年中國人工耳蝸市場規模突破10億元,2024年約11億元左右,預計未來潛在的增量市場相當可觀。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人工器官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三、人工器官行業產業鏈
1、人工器官行業產業鏈結構
人工器官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原材料包括生物兼容材料(聚合物、陶瓷、生物可降解材料)、醫用金屬和合金(如鈦合金、不銹鋼等)、生物材料(牛心包片、牛勁動脈、動物組織等)、化工材料(如生物試劑)等;行業中游為人工器官制造;行業下游通過醫療機構應用于需要人工器官的患者。
2、人工器官行業產業鏈上游-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是用于修復和替換生物組織或器官的材料,旨在增進或恢復其功能,它是人工器官的基礎。近年來,隨著治療心血管、骨科、神經疾病和牙科等的醫學治療的發展,我國生物材料的利用率大幅上升,市場持續增長。2023年,我國生物材料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1730億元增長至6640億元,2024年約為7500億元。
3、人工器官行業產業鏈下游-血液透析患者
人工腎是可以模擬人體腎臟功能進行腎臟替代治療的裝置的統稱,主要包括目前臨床廣泛使用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技術設備,用于救治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2017年我國血液透析患者人數為524467人,2023年我國我國血液透析患者人數達到916647人,新增患者數量185914人,但接受腹膜透析患者數量僅為152745人,新增腹膜透析患者21949人人,但遠低于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
四、人工器官行業發展環境-政策
近年來,國家及相關部門為推動人工器官等相關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關于全面深化藥品醫療器械監管改革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出,至2027年醫療器械審評審批質量效率明顯提升,全生命周期監管顯著加強,質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
五、人工器官行業競爭格局
1、人工器官行業領先企業一覽
目前,我國人工器官行業領先企業有山東=藍帆醫療、北京=佰仁醫療、江西=三鑫醫療、北京=樂普醫療、廣東=寶萊特、廣東=健帆生物、北京=愛博醫療、上海=昊海生科、廣東=蔡司、海南海藥、江蘇=蕾明視康等。其中,本土人工晶狀體企業有愛博醫療、昊海生科、蔡司、高視醫療、蕾明視康等,多集中在中低端產品市場。
2、人工晶狀體企業-愛博醫療
愛博醫療是一家創新驅動的眼科醫療器械制造商,產品涵蓋眼科手術治療、近視防控和視力保健三大領域,全力為白內障手術、屈光不正矯正和視光消費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在手術治療領域,公司專注于開發應用在白內障手術的中高端醫療器械,核心手術產品為自主研發、多個價位可供選擇的基礎及功能性人工晶狀體。
據企業公告數據顯示2023年愛博醫療實現營業總收入9.51億元,同比增長64.14%。其中,手術治療產品中,“普諾明”等系列人工晶狀體收入5億元,占總營收的52.51%。
六、人工器官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醫學和技術的進步,人工器官不僅能為大量器官衰竭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還將推動醫療行業的革新。未來,人工器官產業國產化水平不斷提升,將在全球醫療體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人工器官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人工器官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人工器官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0-2024年人工器官行業各區域市場概況,人工器官行業主要優勢企業分析,2025-2031年中國人工器官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