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老年人是慢性病患病率和發病率最高的人群。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加深,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對于慢病患者來說,雖然藥物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疾病癥狀、延緩疾病發展,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改變自身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對飲食、運動、作息進行合理規劃和控制。慢病的最大特點是患病時間長,患者往往需要持續照護、長期服藥、高頻復檢,且患者的主動參與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依從性將會極大地影響疾病發展。因此,僅僅依靠患者的自覺性來治療慢病并非長久之計,患者需要合理的慢病管理模式來幫助他們完成治療方案、加強自我管理。可見,我國慢病管理行業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0年我國慢病管理市場規模為5.59萬億元,同比增長23.21%,估計到2023年行業市場規模達到7.97萬億元左右,同比上漲11.0%。
關鍵詞:慢病管理、人口老齡化、慢性病、市場規模
一、慢病管理行業相關概述
慢病管理是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其風險因素進行定期檢測,連續監測,評估與綜合干預管理的醫學行為及過程,主要內涵包括慢病早期篩查,慢病風險預測,預警與綜合干預,以及慢病人群的綜合管理,慢病管理效果評估等。患者通過慢病管理,能夠延緩慢病進程、減少并發癥、降低傷殘率、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并降低醫藥費用等。
慢性病主要是指以心腦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疾病、精神異常等為代表的一組疾病,是一組具有病程較長、病因復雜、健康損害和社會危害性較大特征的臨床疾病。目前,按病種類型進行分類,慢性病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老年人是慢性病患病率和發病率最高的人群。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各組織器官生理代謝功能和免疫機能逐漸衰減,容易患各種慢性疾病。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9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75%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至少患有1種慢性病,43%有多病共存(同時患有2種及以上疾病)。近年來,我國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加。據統計,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從2014年的13902萬人增長至2023年的21676;占總人口數量的比重從2014年的10.1%增長至2023年的15.4%。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加深,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對慢病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和人民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近年來,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門高度重視慢性病綜合防治,發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這對慢病管理行業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如2023年7月發布的《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中,其中提出開發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生活照護、康養療養等服務和產品,支持各類機構舉辦老年大學、參與老年教育。2024年7月發布的《關于印發高血壓等慢性病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2024年版)的通知》中,提出加強對相關慢性病患者營養和運動等非藥物措施干預和指導,并加強慢性病防治相關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宣教,引導公眾提高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健康意識,通過合理膳食和科學運動有效控制慢性病相關危險因素,減少慢性病的發生,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二、慢病管理行業產業鏈
慢性病管理行業的產業鏈結構復雜而完整,涉及多個環節和參與者。上游主要由藥品、醫療器械、信息化服務廠商組成,為慢性病管理提供必要的醫療物資和技術支持。中游包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線上醫療服務平臺等,提供具體的慢性病管理服務,如患者監測、健康咨詢、治療建議等。下游主要是各類慢性病患者,他們通過中游的服務機構接受管理,以提高生活質量、降低醫療費用。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慢病管理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三、慢病管理行業發展現狀
對于慢病患者來說,雖然藥物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疾病癥狀、延緩疾病發展,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改變自身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對飲食、運動、作息進行合理規劃和控制。慢病的最大特點是患病時間長,患者往往需要持續照護、長期服藥、高頻復檢,且患者的主動參與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依從性將會極大地影響疾病發展。因此,僅僅依靠患者的自覺性來治療慢病并非長久之計,患者需要合理的慢病管理模式來幫助他們完成治療方案、加強自我管理。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慢性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有能力通過慢病管理來治理慢性疾病。可見,我國慢病管理行業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0年我國慢病管理市場規模為5.59萬億元,同比增長23.21%,估計到2023年行業市場規模達到7.97萬億元左右,同比上漲11.0%。
目前,我國慢病管理行業正處于互聯網慢病管理模式興起階段,尤其,自國家醫保局明確將常見病和慢性病復診患者的部分“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之后,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給予了互聯網醫療企業和公立醫療機構平等的發展條件,同時支付端的進入標志著就診服務全流程打通,互聯網慢病管理平臺的用戶接受度進一步提高,從而為后期平臺發展提供新動能。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慢病患者選擇通過線上平臺進行慢病管理,這推動了線上慢病管理市場的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慢病管理行業線上市場規模為1334億元,估計2023年將增長至1767億元。
四、慢病管理行業競爭格局
慢病管理行業參與者眾多,包括醫療機構、健康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眾多機構,這些機構通過不同的方式進入市場,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態勢。根據企業業務收入,中國慢病管理行業的競爭梯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梯隊:企業年收入大于50億元,包括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美年健康等行業領軍企業。第二梯隊:企業年收入位于10-50億元區間內,包括老百姓、益豐藥房、一心堂等企業。目前,慢性病管理市場的集中度相對較低,CR3(前三家企業市場份額總和)為3.6%,CR5為4.4%,CR10也僅4.8%,這表明市場中存在大量的中小企業和競爭者。
五、慢病管理行業發展趨勢
1、技術創新推動行業發展
技術創新將成為慢性病管理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慢性病管理將實現更加精準、高效和便捷的服務。例如,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實現對患者健康數據的實時監控和預測,為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通過遠程醫療技術,患者可以在家中享受到專業的醫療咨詢和診療服務,提高就醫的便利性和效率。
2、個性化服務是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隨著患者需求的不斷多樣化和個性化,慢性病管理行業將更加注重提供個性化服務。通過對患者健康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加精準的治療方案和生活方式建議,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同時,慢性病管理行業也將加強對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健康管理教育,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和困擾。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慢病管理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慢病管理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慢病管理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十五章,包含中國慢病管理行業發展潛力評估及市場前景預判,中國慢病管理行業投資特性及投資機會分析,中國慢病管理行業投資策略與可持續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