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當前,“ChatGPT”“文心一言”“盤古Chat”等大模型的爆火推動了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熱潮,AI大模型相關研究、產品不斷涌現,中國大模型產業規模快速增長。據統計,中國AI大模型行業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1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7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16.02%,2023年市場規模為147億元。
關鍵詞:大模型、市場規模、人工智能、百度、騰訊、阿里巴巴、華為
一、大模型行業概述
大模型是大規模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的簡稱,是指模型具有龐大的參數規模和復雜程度的機器學習模型。這些模型通常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數據和計算能力,并且具有數百萬到數十億個參數。大模型的設計目的是為了提高模型的表示能力和性能,在處理復雜任務時能夠更好地捕捉數據中的模式和規律。根據其應用場景和功能,大模型可分為自然語言處理大模型、計算機視覺大模型、語音識別大模型、推薦系統大模型、強化學習大模型、生成對抗網絡大模型、對話系統大模型等。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大模型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之一。國內在大模型的發展上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從發展歷程來看,我國大模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起步階段、應用拓展階段、產業化階段。2001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成立了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實驗室,開始了對大模型的研究工作。2011年,百度推出基于大數據和大模型的搜索算法“海量深度學習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后,國內的互聯網公司紛紛加大在大模型領域的研發投入,推動了大模型的應用拓展。2016年阿里巴巴成立“達摩院”,并在大模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同年,騰訊成立了“騰訊研究院”,推動了大模型在智能推薦、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的應用。2019年國內的大模型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2020年國內的大模型開始向其他領域拓展,如計算機視覺、語言識別等。
二、大模型行業政策
近年來,大模型已逐漸得到國家政府的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來推動行業發展。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下一代移動通信、衛星互聯網、量子信息等技術產業化應用,加快量子、光子等計算技術創新突破,加速類腦智能、群體智能、大模型等深度賦能,加速培育智能產業。2024年3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實施意見》,探索應用大模型等技術,建設智能快辦、智能客服、智能導辦等政務服務創新應用,更好引導企業和群眾高效便利辦事,讓群眾搜索更快捷、辦事更方便。
三、大模型行業產業鏈
大模型行業產業鏈上游為硬件和軟件,其中,硬件包括芯片、服務器、通信網絡等;軟件包括云計算、數據庫、中間體等。產業鏈下游為大模型的應用領域,包括游戲、辦公、傳媒影視、醫療、金融、電商、工業等,這些領域的多樣化需求將推動大模型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優化,提升模型的準確性和效率。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大模型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四、大模型行業發展現狀
大模型的快速發展,為AI應用打開了新天地。國內大模型市場發展已取得顯著成就,產生了M6(阿里巴巴)、混元AI大模型(騰訊)、盤古(華為)、文心一言(百度)等優秀產品。但從市場應用看,我國多數大模型前期以內部應用為主,向B端及C端市場拓展步伐較慢,未形成工程化應用。同時,受限于AI芯片等基礎產業技術瓶頸,國內大模型技術水平與OpenAI發布的GPT-3相當,與最新發布的GPT-4差距仍然較大。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模型市場空間充足,未來隨著國內大模型逐漸落地應用,核心技術水平也將在試錯中不斷提升。
當前,“ChatGPT”“文心一言”“盤古Chat”等大模型的爆火推動了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熱潮,AI大模型相關研究、產品不斷涌現,中國大模型產業規模快速增長。據統計,中國AI大模型行業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1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7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16.02%,2023年市場規模為147億元。
五、大模型行業企業格局和重點企業分析
1、企業格局
隨著人工智能領域的飛速發展,各大科技公司紛紛布局大模型市場,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在此背景下,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中國科技巨頭競相推出了自家的大模型,各自擁有獨特的特點和重要的合作伙伴。當前,我國在大模型市場的競爭格局日益激烈,各家公司都在尋找創新的應用場景,并與各個行業的龍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2、重點企業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世界領先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用創新的產品和服務提升全球各地人們的生活品質。騰訊發行多款風靡全球的電子游戲及其他優質數字內容,為全球用戶帶來豐富的互動娛樂體驗。騰訊還提供云計算、廣告、金融科技等一系列企業服務,支持合作伙伴實現數字化轉型,促進業務發展。騰訊正圍繞大模型產業鏈核心節點展開技術布局,夯實算法、算力和數據“底座”,并于2023年9月正式發布混元大模型,參數規模超千億,已在多個產品測試。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騰訊控股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16%至3206.18億元。
百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AI公司,同時也是全球為數不多的集AI芯片、軟件構架和應用程序等全棧AI技術研發及生產為一體的公司之一。目前,公司的核心業務包括搜索服務、交易服務、移動生態、智能云和智能駕駛等。2023年,公司各項業務均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其中,AI成為百度的增長新動力,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迭代文心大模型與文心一言、重構產品和服務、以及商業化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公司全面推進旗下產品及服務的AI原生化重構,推出百度新搜索、百度新文庫、文心一言App等AI原生應用,以及輕舸、品牌智能體等AI營銷工具。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百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7%至654.44億元。
六、大模型行業發展趨勢
1、應用場景多元化
在當今大模型產品競相綻放的時代,計算機能力已從“搜索”躍升至“認知與學習”,并進一步邁向“行動與解決方案”的新高度。除了智能客服、智能推薦、情感分析等常見應用,大模型正逐步滲透至教育、醫療、金融等多個垂直領域,展現出廣泛的應用潛力。應用場景多元化,標志著大模型技術正深刻改變著各行各業的發展格局,為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2、技術創新不斷涌現
大模型的迭代升級緊密依賴于云計算的支持。為了提升大模型的算力,可以采取兩種主要方式:一是直接增加GPU的數量,二是研發針對特定場景的DSA架構芯片。隨著大模型相關技術的持續創新,我們有望見證模型規模的顯著縮小與性能的顯著提升。這一進步不僅將推動大模型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還將為其廣泛應用奠定堅實基礎。未來,云計算、GPU囤積與DSA架構芯片將共同作用于大模型,引領其走向更加高效、智能的新階段。
3、跨模態大模型深入發展
隨著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技術的飛速進步,跨模態大模型正日益成為科研與應用領域的熱點。這類前沿模型具備處理多種模態數據(涵蓋文本、圖像、語音等)的能力,能夠深度融合與交互多模態信息,為人工智能的應用開辟了更加多元與豐富的可能性。未來,相關大模型企業將不斷加強投入推動跨模態大模型的發展。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大模型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大模型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大模型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全球及中國大模型企業案例解析,中國大模型產業政策環境洞察&發展潛力,中國大模型產業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