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2022年我國民族自治地區GDP達106498億元,同比增長8.10%,明顯高于全國4.83%的水平。從GDP結構來看,2022年我國民族自治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達16443億元,占GDP的15.4%,較2012年的15.1%增長了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達49116億元,占GDP的46.1%,較2012年的35.8%增長了10.3個百分點;而第二產業增加值達40939億元,占GDP的比例降至38.4%。
關鍵詞:民族自治地區GDP、人均GDP、人口數量、55個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區域分布、在校學生人數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據官方統計,中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余的55個民族被統稱為少數民族,而民族自治地區是指在中國行政區劃中,由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實行區域自治的特殊行政區域,如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等。
近年來,國家發布一系列政策,支持民族自治地區經濟發展,在改革開放以來,民族自治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總體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22年我國民族自治地區GDP達106498億元,同比增長8.10%,明顯高于全國4.83%的水平。從GDP結構來看,2022年我國民族自治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達16443億元,占GDP的15.4%,較2012年的15.1%增長了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達49116億元,占GDP的46.1%,較2012年的35.8%增長了10.3個百分點;而第二產業增加值達40939億元,占GDP的比例降至38.4%。
從人均GDP來看,雖然我國民族自治地區人均GDP明顯低于全國人均GDP水平,但自2019年起我國民族自治地區人均GDP增速明顯高于全國人均GDP增速,2022年我國民族自治地區人均GDP達57449元,同比增長6.30%,明顯高于全國人均GDP4.84%的增速。
與此同時,我國民族自治地區人口數量也保持平穩增長趨勢,2020年我國民族自治地區人口數量達1908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2448萬人,占民族自治地區人口總數的比例由2010年的47.6%增至65.2%,此后我國民族自治地區人口數量仍保持逐年增長趨勢,2022年我國民族自治地區人口數量達19171萬人,同比增長0.14%。
目前,壯族是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少數民族,據2020年人口普查機器匯總數據顯示,壯族人口數量達1956.9萬人,占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15.7%,居榜首,其次依次為維吾爾族、回族、苗族、滿族、彝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布依族、侗族和瑤族,人口數量分別為1177.5萬人、1137.8萬人、1106.8萬人、1042.3萬人、983.0萬人、958.8萬人、706.1萬人、629.0萬人、357.7萬人、349.6萬人和330.9萬人,其余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均不足300萬人。
從少數民族區域分布來看,我國人口數量最多少數民族——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廣東地區;人口數量排名第二的回族分布范圍最廣,包括寧夏、甘肅、河南、新疆、青海、云南、河北、山東、安徽、遼寧、北京、內蒙古、天津、黑龍江、陜西、貴州、吉林、江蘇、四川等地。
從受教育情況來看,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支持民族自治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如:在少數民族地區大力推廣九年義務教育、在少數民族地區實施雙語教育、提供教育經費支持、設立少數民族獎學金、設立民族學校和民族大學等等,在市場政策加持下,我國民族自治地區教育事業取得了顯著進展,2022年我國民族自治地區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人數達327.6萬人,同比增長5.94%;普通高中和初中在校學生人數達1172.7萬人,同比增長3.33%;普通小學在校學生人數共計1674.6萬人,同比減少0.59%,這也是近十年來普通小學在校學生人數首次出現下滑。
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