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電子顯微鏡是一種使用電子束代替可見光束進行成像的顯微鏡,它利用電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來研究物質的顯微組織、成分和晶體結構。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拓展,電子顯微鏡行業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7-2019年中國電子顯微鏡市場規模持續上升,2020-2021年在疫情因素影響下,市場規模逐漸降至64.46億元。隨后市場需求恢復,電子顯微鏡市場規模又逐漸上升,2023年行業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8.96%至100.57億元,預計未來電子顯微鏡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材料科學、生物學、醫學等領域,對電子顯微鏡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從細分領域來看,掃描電鏡產品單價相對高昂,一般都是高校、企業等需要,其2023年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4.57億元左右,同比上漲9.47%。而透射電鏡過去完全依賴于進口,直到2024年1月,廣州生物島實驗室成功研制出了國內首臺透射電子顯微鏡TH-F120,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預計未來行業規模將不斷增加。
關鍵詞:電子顯微鏡、透射電鏡、掃描電鏡、市場規模
一、電子顯微鏡行業發展背景
?電子顯微鏡是一種使用電子束代替可見光束進行成像的顯微鏡,它利用電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來研究物質的顯微組織、成分和晶體結構。電子顯微鏡主要由鏡筒、真空裝置和電源柜三部分組成。根據成像特點,目前廣泛使用的電子顯微鏡有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
透射電子顯微鏡,簡稱透射電鏡,是把經加速和聚集的電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樣品上,電子與樣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變方向,從而產生立體角散射。散射角的大小與樣品的密度、厚度相關,因此可以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影像將在放大、聚焦后在成像器件(如熒光屏、膠片、以及感光耦合組件)上顯示出來。由于電子的德布羅意波長非常短,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比光學顯微鏡高的很多,可以達到0.1~0.2nm,放大倍數為幾萬~百萬倍。因此,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可以用于觀察樣品的精細結構,甚至可以用于觀察僅僅一列原子的結構,比光學顯微鏡所能夠觀察到的最小的結構小數萬倍。
掃描電子顯微鏡是一種介于透射電子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之間的一種觀察手段。其利用聚焦的很窄的高能電子束來掃描樣品,通過光束與物質間的相互作用,來激發各種物理信息,對這些信息收集、放大、再成像以達到對物質微觀形貌表征的目的。新式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可以達到1nm;放大倍數可以達到30萬倍及以上連續可調;并且景深大,視野大,成像立體效果好。目前,掃描電子顯微鏡在巖土、石墨、陶瓷及納米材料等的研究上有廣泛應用,因此在科學研究領域具有重大作用。
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是指透射電子顯微鏡中有掃描附件者,尤其是指采用場發射電子槍作成的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透射電子顯微分析是綜合了掃描和普通透射電子分析的原理和特點而出現的一種新型分析方式。其優點主要有:1、利用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可以觀察較厚的試樣和低襯度的試樣;2、利用掃描透射模式時物鏡的強激勵,可以實現微區衍射;3、利用后接能量分析器的方法可以分別收集和處理彈性散射和非彈性散射電子;4、進行高分辨分析、成像及生物大分子分析。
二、電子顯微鏡行業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電子顯微鏡行業上游是指生產原材料,包括電子槍、透鏡、樣品臺、探測器等關鍵部件的原材料。這些原材料的質量和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電子顯微鏡的性能和穩定性。中游是指電子顯微鏡的生產制造,其生產過程是一個高度復雜和精密的過程,需要高精度的加工、裝配和調試。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子顯微鏡的技術也在不斷創新,有利于提高產品的性能的穩定性。下游是指電子顯微鏡的應用領域,包括科學研究、醫療、工業等領域。隨著這些領域的不斷發展,電子顯微鏡的市場需求將不斷擴大。
在下游應用領域,材料化工是電子顯微鏡最大的應用市場,市場占比達40.8%,這主要得益于材料科學和化學領域對微觀結構分析的高度需求,電子顯微鏡能夠提供高分辨率的圖像,幫助研究人員深入了解材料的組成、結構和性能。其次,生物醫學領域以33.5%的比例排名第二。這同樣體現了電子顯微鏡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的重要性。生物醫學研究需要精確觀察和分析生物樣本的微觀結構,以揭示生命活動的奧秘和疾病的發生機制。電子顯微鏡的高分辨率和成像能力使其成為生物醫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別是在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病理學等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電子顯微鏡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拓展,電子顯微鏡行業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7-2019年中國電子顯微鏡市場規模持續上升,2020-2021年在疫情因素影響下,市場規模逐漸降至64.46億元。隨后市場需求恢復,電子顯微鏡市場規模又逐漸上升,2023年行業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8.96%至100.57億元,預計未來電子顯微鏡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材料科學、生物學、醫學等領域,對電子顯微鏡的需求將持續增加。
掃描電鏡全稱是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屬于高精密儀器,其產品單價相對高昂,因此國內個人對于掃描電子顯微鏡的需求量較小,一般都是高校、企業等需要。隨著國家對科研及教育的重視,對科研的投資日益提高,使得掃描電鏡行業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同時,技術進步為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的性能和穩定性的提高做出重要貢獻,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其應用領域,滿足了更多市場的需求。近年來,我國掃描電鏡市場規模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23年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4.57億元左右,同比上漲9.47%。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是一種關鍵的科學儀器,在半導體行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利用電子束穿透樣品并生成高分辨率圖像,TEM可以觀察納米結構的形貌、晶體結構、缺陷和化學成分等,為研究新型半導體材料的性能和機理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工具。然而,在此之前,中國完全依賴于進口該類產品,直到2024年1月,廣州生物島實驗室成功研制出了國內首臺透射電子顯微鏡TH-F120,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為中國半導體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TH-F120相比進口產品,具有更高的亮度和穩定性,能夠產生更清晰、細致的圖像。此外,該設備還采用了自主知識產權的多項核心技術,如高精度的電子光學系統、高性能的真空系統、高效的探測系統等,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電子顯微鏡行業競爭現狀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四、電子顯微鏡行業競爭格局
與國外相比,我國電子顯微鏡市場起步較晚,國內市場主要由國際巨頭如賽默飛、日本電子、日立高新、蔡司、TESCAN、COXEM等壟斷。但隨著國內企業不斷加強研發創新、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引進先進技術等,部分企業在市場中核心競爭力有所提高,如鋼研納克、中科科儀、國儀量子、惠然科技、聚束科技、澤攸科技等。預計未來隨著電子顯微鏡市場的不斷發展,企業間的競爭將愈演愈烈,國內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水平,以應對市場競爭的挑戰。
五、電子顯微鏡行業發展趨勢
半導體產業發展推動透射電子顯微鏡需求增長
半導體產業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國家戰略的重點領域。近年來,我國半導體產業不斷發展,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人民幣,占全球市場的40%。由于我國在半導體領域一直依賴于進口,無法獨立掌握關鍵技術,這給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然而,隨著中國加大對半導體領域的投入和支持,中國已經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透射電子顯微鏡的自主研發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它不僅大大減少了中國對進口的依賴,還提高了半導體產業的研究和制造能力。預計未來隨著半導體行業的發展,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增加。
應用領域將不斷擴大
電子顯微鏡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包括材料科學、生物學、醫學、化學等領域。在材料科學中,電子顯微鏡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晶體結構、缺陷、表面形貌等方面的信息。在生物學中,電子顯微鏡可以用于研究細胞、病毒、蛋白質等微觀結構。在醫學中,電子顯微鏡可以用于研究病理學、免疫學、診斷等方面的應用。在化學中,電子顯微鏡可以用于研究化合物的分子結構、表面化學等方面的信息。預計未來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分辨率和圖像質量也越來越高,可應用的范圍將更加廣闊。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電子顯微鏡行業競爭現狀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電子顯微鏡行業競爭現狀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電子顯微鏡行業競爭現狀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電子顯微鏡行業重點企業競爭力對比分析,2025-2031年中國電子顯微鏡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2025-2031年中國電子顯微鏡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