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隨著老齡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各地在改善原有養老設施的基礎上,結合本地老年人口結構、需求、養老體系、醫療體系以及財政能力等特點,因地制宜,發展適合當地實際的醫療養老照護體系,出現了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合作、醫療機構增加養老病房及養老機構加強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等多種方式,為我國醫養結合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內醫養結合產業規模日益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醫養結合市場規模已增長至15222億元,較2018年復合增長了20.65%。
關鍵詞:醫養結合;養老;人口老齡化;醫養結合機構數量;醫養結合市場規模;醫養結合產業鏈
一、行業概述
“醫養結合”就是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實現社會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醫”包括醫療康復保健服務,具體有醫療服務、健康咨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治和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養”包括的生活照護服務、精神心理服務、文化活動服務。利用“醫養一體化”的發展模式,集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等為一體,把老年人健康醫療服務放在首要位置,將養老機構和醫院的功能相結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融為一體的新型模式。
醫養結合產業鏈上游包括私募股權公司、風險投資公司、金融機構、個人投資者等資本與投資者,房地產商及建筑商,醫療床、輪椅、監護設備、手術器械、診斷設備等醫療設備與供應商,藥品、醫療耗材和一次性用品供應商,以及醫療信息系統、電子病歷、遠程醫療等技術與軟件供應商。產業鏈中游為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康復中心等醫養結合服務提供商。產業鏈下游包括醫養結合服務的最終接收者——養老人員及其家屬,以及其他不具備醫養結合服務能力的養老機構,這類機構通常會通過與醫養結合項目建立合作關系,共同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醫療和養老服務。此外,產業鏈下游還包括醫療保險機構,即與醫養結合項目建立合作關系,為患者提供醫療保險支付服務,減輕患者和家屬的經濟壓力。
二、產業現狀
我國學術界在2005年才開始有論文提及醫養結合的概念,認為只有向社會化養老過渡,引人新的“醫養結合,持續照顧”的理念,才有可能應對我國越來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挑戰。2006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老齡辦等10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以及民政部《關于支持社會力量興辦社會福利機構的意見》等政策規定,這些政策的出臺為醫養結合服務機構的興起提供了最初的土壤。
2009年媒體報道,山東青島結合當地實踐情況,創造了醫養結合新模式,這是我國媒體醫養結合相關實踐報道的開始。2011年后,我國與醫養結合相關的學術論文數量開始快速上升,各地也開始不斷嘗試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在此背景下,自2013年開始,國家開始逐步正式出臺相關文件,大力推動醫養結合模式發展。例如2013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建議》是我國醫養結合政策制定的根本性指導政策,奠定了我國醫養結合理念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基石。2015年11月20日,衛生計生委等9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我國醫養結合政策開始進人深化發展階段。
發展至今,我國醫養結合行業主要有四種醫養結合模式,分別為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醫院內設養老機構、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相結合以及養老機構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國內擁有醫養結合服務能力的機構越來越多。據統計,2023年,全國醫養結構機構數量已增長至7800家左右,國內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日益提升。
隨著老齡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各地在改善原有養老設施的基礎上,結合本地老年人口結構、需求、養老體系、醫療體系以及財政能力等特點,因地制宜,發展適合當地實際的醫療養老照護體系,出現了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合作、醫療機構增加養老病房及養老機構加強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等多種方式,為我國醫養結合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內醫養結合產業規模日益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醫養結合市場規模已增長至15222億元,較2018年復合增長了20.65%。
三、企業格局
無錫朗高養老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9月在新三板成功掛牌,股票簡稱“朗高養老”。朗高養老是以提供老人生活照料服務、醫療護理服務為主營業務,對養老產業進行投資、運營和管理的國有控股醫養連鎖企業。公司以“優質資源整合”和“專業運營”為品牌戰略的基礎,投資與服務布局覆蓋了江浙滬等多個地區,形成了以無錫為發展核心并輻射長三角地區的發展路徑。經過十余年的醫養服務經驗,朗高養老引進國外先進服務理念和專業人才,結合中國國情和養老文化,形成了具有朗高特色的醫養管理體系,并通過了德國TüVNORDISO9001質量認證。數據顯示,2023年朗高養老營業收入為2.62億元,同比增長7.15%;公司歸母凈利潤為680.25萬元,同比下降39.94%。
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始創于2004年,股票簡稱“美年健康”,是中國知名的專業健康體檢和醫療服務集團。美年健康總部位于上海,深耕布局北京、深圳、沈陽、廣州、成都、武漢、西安、天津、重慶、杭州等200余個核心城市,布局400余家醫療及體檢中心,專業服務團隊擁有全職專家、醫護及管理團隊40000余人。美年健康依托龐大的客戶人群、海量精準的健康大數據平臺,以及遍布全國的標準化醫療服務體系,形成包含專業檢查、風險評估、健康管理、醫療保障的PDCA服務閉環,已是我國醫養結合行業代表上市企業之一。數據顯示,2023年美年健康營業收入為108.94億元,同比增長26.44%;公司歸母凈利潤為5.06億元,同比下降190.45%。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醫養結合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四、發展趨勢
1、醫養結合服務消費需求巨大
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和比例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的門檻,處于老齡化逐步加深的階段。老年人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的一部分,滿足其不斷發展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不僅關系著國家的穩定和長治久安,也能夠促成巨大的市場空間,推動經濟發展。養老行業方面,根據我國養老行業實際情況,老年人對醫療服務和護理服務的剛性需求很高。因此,未來隨著國內老齡化日益加劇,我國老年人對于醫療服務、護理服務和生活照料服務的需求快速增加,醫養結合衍生出了巨大的市場,市場規模逐年擴大,成為又一朝陽行業。
2、政策利好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國家和各地方政府針對養老行業出臺了諸多政策,在明確加快發展社會養老體系建設總方向的背景下,特別強調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同時指引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這些政策有利于推動養老服務業和醫療行業的發展,提升民間資本參與的積極性,對于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將持續利好醫養結合產業發展。
3、技術創新引領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在醫養結合領域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這些技術的應用將提高醫養結合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例如,智能穿戴設備可以實時監測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為醫生提供及時、準確的診療依據;遠程醫療技術可以讓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專業的醫療服務。綜上分析,技術創新發展將為我國醫養結合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醫養結合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醫養結合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醫養結合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醫養結合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醫養結合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