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隨著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地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正在從傳統的疾病治療轉為更加重視疾病預防和保健,以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體育健身等新興健康服務的需求快速增加。2023年,中國健身俱樂部收入規模達487億元,同比增長25.19%。在門店收入來源方面,私教是包括健身俱樂部和健身工作室在內大部分健身場館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健身俱樂部收入來源最主要來自私教,其中2023年中國健身俱樂部收入來源中私教占比達62.79%;而中國健身工作室收入來源中私教占比達67.32%。
關鍵詞:健身俱樂部、健身、鍛煉、健身器材、教練
一、在高速發展的現階段,健身俱樂部現已成為集鍛煉、塑形、康復保健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成熟產業
健身俱樂部是指為滿足消費者(會員為主)的身體鍛煉及塑形、康復保健、娛樂休閑等方面的需要,而向消費者提供場地、器材、技術指導及相關服務等的營利性機構。健身俱樂部主要分為獨立型和連鎖型健身俱樂部。健身俱樂部按經營性質分類可以分為公益型體育俱樂部、商業型體育俱樂部和職業體育俱樂部;按建設規模分類可以分為大型健身俱樂部、中小型健身俱樂部等。
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的萌芽期,該階段的健身俱樂部以簡陋的健身房為主,訓練項目較少,多注重力量訓練,消費群體主要是成年男士,訓練器械主要是一些簡單的杠鈴和壺鈴等小器械,較好的俱樂部會有一些組合器械。1987年我國第一家健身俱樂部誕生——北京利生健康城。
20世紀90年代的起步階段,這一時期國外健身俱樂部有氧運動逐步興起,同時也帶動了中國健身俱樂部的發展。尤其馬華的“健美五分鐘”節目播出,在中國掀起了一股健身熱潮。健身消費市場形成,各類商業健身俱樂部應運而生,此時我國健身俱樂部已初具雛形,但各健身俱樂部之間的競爭并不激烈。早期健身俱樂部的投資者和參與者大多是熱愛健身的教練及愛好者,俱樂部提供的服務也較少,與現代商業健身俱樂部有相當大的差異。1999年,“浩沙健身”正式成立,旋即成為北京最著名的健身俱樂部。
2000年至今的高速發展階段,這一時期,我國的健身俱樂部無論從數量增長方面,還是俱樂部的經營管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2000年,英派斯健身俱樂部在青島成立,美格菲健身也在上海登陸。2001年6月,青鳥健身俱樂部第一家店隆重登場,開啟了全新的健身俱樂部模式。
二、收入規模擴大、服務多樣化和科技應用推動下,健身俱樂部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健身俱樂部行業的上游包括健身器械的生產及銷售、教練培訓及資格認證、健身房設計及建設,即資源供給部分;健身行業的中游為健身服務,主要是各種業態的健身俱樂部,按照客戶定位不同分為健身俱樂部、健身工作室、團課工作室和新型健身房;健身俱樂部行業的下游健身消費群體。
健身器材是指專門設計用于鍛煉身體、增強體能、塑造身材或改善健康的設備和工具,這些器材可以針對不同的肌肉群或身體系統進行訓練,促進體能、力量、耐力和柔韌性的提升。2023年,我國健身器材市場規模達710億元,同比增長13.00%。隨著健身器材市場的擴大,健身俱樂部能夠引入更多高端、智能化的健身設備,從而提高服務質量,吸引和留住會員。
從教練培訓及資格認證來看,目前國家體育總局及其下屬機構是主要的健身教練資格認證機構。此外,還有一些行業協會和培訓機構也提供自己的認證服務。而認證標準一般都包括理論知識考試和實踐技能考核兩個方面。通過認證考試的人員可以獲得相應的資格證書,作為從事健身教練工作的憑證。但不同機構的認證標準存在差異,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健身教練職業資格證書具有較高的認可度,是許多健身房和健身機構招聘教練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一些知名培訓機構頒發的證書也具有一定的市場認可度。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隨著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地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正在從傳統的疾病治療轉為更加重視疾病預防和保健,以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體育健身等新興健康服務的需求快速增加。2023年,中國健身俱樂部收入規模達487億元,同比增長25.19%。
然而,2023年,中國商業健身俱樂部數量為36447家,同比減少8.01%;健身工作室數量為42177家,同比下降7.36%。這表明行業競爭加劇,部分健身房面臨整合或關閉。從競爭格局來看,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呈現出多樣化與差異化的競爭格局。大型連鎖品牌憑借品牌影響力、規模效應和標準化管理的優勢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小型獨立俱樂部則通過提供個性化服務、營造獨特的文化氛圍等方式在細分市場中獲得穩定客戶群體。例如,頭部品牌如樂刻健身、中田健身等憑借其品牌影響力和專業化服務占據了較大市場份額。這些品牌通過自主研發課程、優化服務體系等方式提高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在門店收入來源方面,私教是包括健身俱樂部和健身工作室在內大部分健身場館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健身俱樂部收入來源最主要來自私教,其中2023年中國健身俱樂部收入來源中私教占比達62.79%;而中國健身工作室收入來源中私教占比達67.32%。
疫情對我國線下健身行業產生了較大影響。疫情期間,部分地區線下商業健身機構面臨生存困難,但同時也激發了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關注,自發健身意識大幅增強,線上健身用戶激增。隨著疫情逐漸散去,人們的健身行為逐漸從室內擴展到室外,更多人在健身之余,也會進行戶外運動,我國線下付費健身會員數量有所下降。截至2023年,中國線下付費健身會員人數為6975萬人,同比下降2.38%。隨著經濟的回暖和人們消費能力的恢復,健身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復蘇浪潮。預計2024年中國線下付費健身會員人數將恢復至7016萬人,同比增長0.59%。
三、多元化、智能化、社區化趨勢引領,線上線下融合加速發展
近年來,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與蓬勃的發展,其未來趨勢展現出多元化、智能化、社區化以及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鮮明特征。
首先,多元化服務將成為健身俱樂部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其對健身服務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傳統的健身器械和課程已難以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健身俱樂部需要提供更加全面、細致的服務,如營養咨詢、康復訓練、團體輔導等。同時,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專屬的健身計劃和營養方案,將成為吸引和留住會員的關鍵。
其次,智能化升級將引領健身俱樂部的新一輪變革。智能健身設備和在線平臺正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智能手環、智能跑步機等設備能夠提供個性化的健身建議,幫助消費者更科學地鍛煉。而線上預約、在線支付等便捷服務則提高了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未來,健身俱樂部將更加注重智能化升級,通過引入智能設備和軟件系統,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為會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健身體驗。
再者,社區化運營將成為健身俱樂部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健身房市場中,消費者不僅關注健身體驗本身,還注重社交和互動。通過舉辦各種活動、聚會等方式增強會員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滿足消費者的社區化需求,提高會員的歸屬感和忠誠度。同時,利用社區化運營帶來更多的商業合作和廣告機會,為健身俱樂部創造更多的收益。
最后,線上線下融合將成為健身俱樂部市場的重要趨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線上線下融合已成為各行各業的重要方向。在健身行業,線上平臺可以推廣健身知識、宣傳健康理念,吸引潛在消費者;而線下門店則可以提供優質的健身體驗和服務,實現線上線下的無縫對接和互補發展。未來,健身俱樂部將更加注重線上線下融合,通過多元化的服務模式,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重點城市健身俱樂部市場調研分析,中國領先健身俱樂部經營分析,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投資與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