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2022年我國正極材料產量為201.7萬噸,同比增長81.43%,負極材料產量為137萬噸,同比增長90.28%,電解液產量89.1萬噸,同比增長75.74%,隔膜產量為12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8.97%,其他儲能材料產量為61.31萬噸,同比增長76.94%。
關鍵詞:儲能材料行業政策、儲能材料行業產業鏈、儲能材料產量、儲能材料需求量、儲能材料市場規模、儲能材料前景展望
一、儲能材料行業概述
儲能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利用材料本身相態或結構變化,向環境自動吸收或釋放潛熱,從而達到調控環境溫度的一類材料。目前,儲能材料主要有四類:金屬儲能材料、復合材料類儲能材料、有機儲能材料、無機非金屬儲能材料。
二、中國儲能材料行業相關政策
近年來,國家對儲能材料產業給予了高度關注和支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規劃,為產業鏈上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例如,《中國制造2025》、《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中均提出了要大力發展儲能材料產業,并支持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此外,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動儲能材料產業的發展,建設了一批產業園區和基地,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儲能材料行業產業鏈
儲能材料產業鏈主要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結構件、輔材等上游原材料,以及電池管理系統、儲能變流器、能量控制系統等中游零部件,和風力電站、光伏電站、數據中心儲能、儲能充電站等下游應用場景。
鋰,作為最輕的金屬,具有獨特的物理和化學屬性。它在所有金屬中具有最高的比容量,以及強大的得失電子能力。這些特性使鋰成為電池制造的理想材料,特別是在高能量密度和長壽命的應用中。因此,鋰被譽為“能源金屬”。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和電動化的趨勢加速,鋰的需求也隨之增長。電動汽車、儲能系統和其他高技術應用對高性能電池的需求推動了對鋰的追求。這種趨勢為鋰行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會,使其成為全球范圍內各國競相發展的新興朝陽產業。據統計,截至2022年我國金屬鋰產量為19000噸,需求量為18463.7噸。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儲能材料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四、儲能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中磷酸鐵鋰電池和高鎳三元電池熱度愈升,磷酸錳鐵鋰及鈉電正極材料初顯鋒芒。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加上小動力、3C市場需求,帶動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不斷提升。2022年全球三元正極材料產量約為99.3萬噸,同比增長38.3%。全球負極材料行業受益于鋰電池下游需求增長,近年來產銷量快速提升。2017年全球負極材料產量23.5萬噸,2022年受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的帶動全球負極材料產量達153.1萬噸。2022年全球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出貨量突破百萬噸,達到104.3萬噸,同比增長70.4%。2017年全球鋰電隔膜產量27億平米,2022年全球鋰電隔膜產量達157億平米。
我國儲能產業起步大電網時代,建設項目基本以抽水蓄能為主,主要為了應對區域電網的調峰,建設項目少,平均規模大,總體發展較為緩慢,市場化程度低,其他儲能技術基本處于發展初級階段,以示范應用為主,與發達國家的產業化進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近年來,中國儲能產業在項目規劃、政策支持和產能布局等方面均加快了發展的腳步,行業發展也更加規范。從我國儲能材料供給來看,據統計,2022年我國正極材料產量為201.7萬噸,同比增長81.43%,負極材料產量為137萬噸,同比增長90.28%,電解液產量89.1萬噸,同比增長75.74%,隔膜產量為12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8.97%,其他儲能材料產量為61.31萬噸,同比增長76.94%。
需求來看,據統計,2022年我國正極材料需求量為199.98萬噸,同比增長78.81%,負極材料需求量為80.94萬噸,同比增長42.25%,電解液需求量84萬噸,同比增長90.05%,隔膜產量為102.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5.43%,其他儲能材料需求量為60.5萬噸,同比增長73.85%。
市場規模方面,據統計,截至2022年我國儲能材料市場規模達到6186.07億元,2016-2022年CAGR為63.45%;細分市場來看,2022年我國正極材料市場規模為4477.8億元,同比增長150.37%,負極材料市場規模為408.75億元,同比增長43.88%,電解液市場規模為655.2億元,同比增長89.07%,隔膜市場規模為169.39億元,同比增長50.57%,其他儲能材料市場規模為474.93億元,同比增長83.43%。
五、中國儲能材料行業重點企業
從我國正極材料市場格局來看,2022年,中國鋰電正極材料出貨量前十家企業的合計市場份額接近60%,市場集中度較2021年有所提升。前十企業中,磷酸鐵鋰企業數量上升到6家,而三元材料企業數量下降到4家。2022年,全行業規劃和開建了大量的磷酸鐵和磷酸鐵鋰產能,預計在2023年開始逐步形成有效產能,未來磷酸鐵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市場競爭將異常慘烈。負極材料格局來看,貝特瑞、上海杉杉和江西紫宸仍包攬負極材料出貨量行業前三,三家企業合計市場份額達到48.6%。中科星城負極材料出貨量排名由2021年的第六名上升至2022年的第四名。河北坤天和金匯能為2022年新進入前十的兩家企業,其中河北坤天以超過3萬噸的出貨量排名第九,成為2022年負極材料領域的一匹黑馬。另外,包括欣源、三信、青島科碩等企業的業績也表現不錯。
六、中國儲能材料行業前景展望
儲能材料的應用是當前以及未來能源發展的重點,在新能源、智能電網、電動汽車三大新型產業中都應用了儲能材料。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以及智能電網建設的推進,儲能材料行業的市場前景將會更加廣闊。同時,隨著科技創新和技術升級,新型儲能材料的研發與應用也將不斷涌現,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儲能材料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儲能材料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儲能材料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五章,包含中國儲能材料產業重點企業運營分析,中國儲能材料行業重點投資項目案例分析,2025-2031年中國儲能材料行業投資潛力分析及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