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藥品零售作為藥品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滿足群眾用藥需求和社區慢病管理等方面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提高、人口老齡化加深、新一輪醫藥改革等因素的推動下,我國醫藥市場持續擴容與消費端需求日益提升,進而帶動藥品零售行業的較快發展。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藥品流通行業市場規模達5990億元,同比增長9.9%。
關鍵詞:藥品零售行業發展趨勢 藥品零售行業競爭格局 藥品零售行業市場規模 藥品零售行業相關政策
一、概述
藥品流通是指連接上游藥品制造企業、下游經銷商和市場終端客戶的醫藥產品流通過程,是醫藥產業流通中的重要環節。其主要包括藥品批發和藥品零售兩個種類,其中藥品零售是指將醫藥產品直接銷售個人消費者或最終消費者的商業活動。目前,我國藥品零售行業主要分為醫療終端和零售藥店兩個市場,藥品零售藥店分為單體藥店、連鎖藥店及網絡藥店三種經營模式。單體與連鎖藥店都屬于線下實體店,連鎖藥店由總部集中管理并統一采購藥品,平均采購單價與物流成本較低,具有規模效應且規范程度高,相比之下,單體藥店無此類資源優勢。
二、行業政策
近年來,國家從多方面推出政策促進藥房連鎖化、集中化發展。一方面,2021年發布的《關于“十四五”時期促進藥品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鼓勵藥品零售企業連鎖化、集中化發展,計劃2025年藥品零售連鎖率接近70%,藥品零售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市場總額達到65%以上。另一方面,醫保局、藥監局等部門不斷加強對于零售藥店、藥師人員、實施設備等的規范化要求,經營能力不足的單體藥店將面臨嚴峻挑戰。
三、產業鏈
藥品零售行業產業鏈上游為醫藥制造環節,主要包括生物藥品、化學藥品、中藥制品、獸用藥品、基因工程藥及疫苗、醫療器械等醫藥產品;中游為藥品零售環節,主要渠道包括零售藥店、醫藥電商、醫院及其它醫療機構,最終到達下游零售消費者手中。
醫藥制造業是高技術密集的行業,具有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高技術密集型的特點,是我國重點發展產業之一。隨著醫藥產業發展、市場容量和需求空間的進一步擴容、國家對于健康產業在政策方面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國民健康意識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醫藥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醫藥制造行業營收為29111.4億元,同比下降0.6%。
四、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社會醫藥健康服務需求不斷增長,醫藥消費端訴求推動藥品流通端的市場擴容,為我國藥品流通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市場基礎。同時,國家按照現代化思路對藥品流通行業的經營格局進行了深層次的變革,使得我國藥品流通行業更加趨于成熟,為我國藥品流通企業建立了良好的生長環境,行業規模也隨之持續擴張。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藥品流通行業市場規模為27516.47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西藥類是市場占比最大的細分品種,2022年占比為69.2%,其次為中成藥類和醫療器材類,市場占比分別為14.9%和8.4%。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社會醫藥健康服務需求不斷增長,醫藥消費端訴求推動藥品流通端的市場擴容,為我國藥品流通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市場基礎。而藥品零售作為藥品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滿足群眾用藥需求和社區慢病管理等方面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提高、人口老齡化加深、新一輪醫藥改革等因素的推動下,我國醫藥市場持續擴容與消費端需求日益提升,進而帶動藥品零售行業的較快發展。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藥品流通行業市場規模達5990億元,同比增長9.9%。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藥品零售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
零售藥店的競爭能力與企業規模密切相關,隨著新醫改的推行及監管政策的日益嚴格,單體藥店或小型連鎖藥店的設施投入、人力及租金成本上升,經營壓力日益增加。而大型零售藥店連鎖企業依托完善的采購、物流、銷售體系,有利于降低政府監管成本和企業經營成本,形成較強的規模優勢和品牌影響力,競爭優勢較為明顯。受益于我國醫藥行業近幾年成熟度與規范度的不斷提升,我國零售藥店數量呈顯著上升趨勢的同時,全國性和區域性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的藥店連鎖率穩步提升。據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我國共有零售藥店62.99萬家,同比增長5.7%;其中連鎖企業0.67萬家、下轄門店36萬家,連鎖率達58.2%。
五、競爭格局
從行業競爭格局方面來看,對比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我國藥品零售行業集中度偏低,但隨著近年來政策的推進和資本的逐利,連鎖藥店門店加速擴張,行業集中度逐步攀升,市場份額開始向頭部集中,未來連鎖效應有望進一步被放大,行業有望形成集中態。具體來看,2022年我國藥品零售行業CR10、CR50和CR100依次為22.3%、33%和36.5%,分別較2015年增長6.4%、7.3%和7.7%。其中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為國大藥房、大參林、老百姓大藥房,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4.30%、3.69%和3.42%。
六、發展趨勢
市場逐步向零售藥店傾斜。藥品零售市場終端主要包括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在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發展歷程中,醫院作為提供醫療服務的場所,服務收費相對較低,主要的收入來源為藥品銷售,逐步形成了以“藥”養“醫”的局面。而由于長期受到醫療機構處方來源的限制,我國零售藥店的市場規模一直處于絕對劣勢地位,零售藥店銷售比重遠低于歐美、日本等醫藥體系較為成熟的發達國家。針對上述問題,我國近年來陸續出臺了“處方外流”、“電子處方流轉”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醫藥銷售的主陣地從醫院、門診等醫療機構逐漸轉向零售藥店,而未來醫療機構的主要盈利來源將從醫藥銷售向醫療服務轉變,藥品零售市場終端占比將面臨調整,零售藥店市場地位逐漸突顯,其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專業化服務需求推動藥店轉型。零售藥店的專業化服務水平是藥店提升服務質量、增加消費者粘性、提升品牌差異化競爭優勢以及專業化形象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國藥品零售藥店專業化服務需求已愈加凸顯。一方面,隨著零售藥店同質化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及消費者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傳統藥店的服務范圍與深度已限制其未來可持續發展水平,因此零售藥店正逐步從以商品銷售為中心向以消費者專業化服務為中心轉型,以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另一方面,我國人口眾多,人均醫療資源相對較低,并受分級診療政策快速落地、各級醫院醫療費用不斷提高等因素影響,我國消費者就醫習慣已發生改變。在出現常見輕微病癥等情況時,居民通常選擇就近藥店自行購藥,零售藥店的專業化服務能力因此顯得尤為重要。在政策、科技與市場的合力影響下,隨著零售藥店行業對專業化醫療服務的深度探索,DTP專業藥房、慢病管理藥房、“藥店+診所”、中醫館等專業特色藥房將不斷涌現,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專業化服務需求。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藥品零售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藥品零售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藥品零售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共十四章,包含中國藥品零售行業領先企業運營競爭分析,2025-2031年中國藥品零售行業趨勢及前景分析,2025-2031年中國藥品零售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