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2022年我國億元以上農產品批發市場數量約為730家,同比下降6.5%,市場攤位數約為42.75萬個,同比下降8.5%,營業面積約為4162.7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農產品批發市場數量及營業面積下降,但是農批市場主體地位仍舊保持,同時互聯網經濟對實體農批市場經濟帶來增量。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成交額約為6.40萬億元,成交量約為10.38億噸,分別同比增長10.1%、6.0%。
關鍵詞: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農產品流通
一、農貿市場綜述
農貿市場即農產品批發市場,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形成的商業業態。農產品批發市場是以糧油、畜禽肉、禽蛋、水產、蔬菜、水果、茶葉、香辛料、花卉、棉花、天然橡膠等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為交易對象,為買賣雙方提供長期、固定、公開的批發交易設施設備,并具備商品集散、信息公示、結算、價格形成等服務功能的交易場所。按照交易商品種類范圍可分為綜合型批發市場和專業型批發市場,按農產品市場城鄉區位分布,還可分為產地、銷地、集散地農產品批發市場。
二、農貿市場行業相關政策梳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農產品流通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農產品流通復工復產,保障農產品供應。同時近年來由于農產品網絡零售面臨非標準化、質量難控、信息不對稱等多類問題,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農產品網絡銷售情況增速放緩,發展不及預期。在政策背景的支持下,農產品網絡零售和直播電商零售應運而生。
農產品流通關系著民生問題,高效的農產品流通,是實現供需匹配,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一環。在市場化發展進程中,農產品流通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而農產品流通也非常迅速。近年來,我國社會物流總額持續增長,其中農產品物流總額占比保持穩定。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347.6萬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農產品物流總額為5.3萬億元,占比1.5%。
三、農貿市場產業鏈
農產品供應鏈是圍繞一個核心企業對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過程中各個環節所涉及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整合,將生產商、分銷商、批發商、零售商等各方鏈接成一個具有整體功能的網絡,也是農產品在供應鏈上增加價值的增值鏈。其中農貿市場處于農產品流通階段,承載著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流通關系。
流通連接生產和消費,是實現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的關鍵環節,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近年來,我國農產品流通市場規模持續擴張,據統計,2022年我國農產品流通市場規模約為17.3萬億元,同比增長10.0%。其中農產品的流通以農產品批發和農產品物流為主,兩者2021年的合計市場占比接近70%。就農產品流通市場而言,目前仍然以線下的農貿市場及超市為主,兩者的合計占比超過80%。但農貿市場渠道流通效率低,購物環境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未來電商平臺在農產品交易渠道中的占比將大大提升。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農貿市場行業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
四、農貿市場行業現狀分析
經過3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依舊是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的核心和樞紐,依舊在我國農產品流通領域發揮著核心作用。但是疫情以來,隨著互聯網經濟的沖擊,以及不同代際消費者對農產品消費需求分野的加劇,生鮮農產品流通渠道選擇越來越多,農產品批發數量、攤位數及營業面積有所下降。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億元以上農產品批發市場數量約為730家,同比下降6.5%,市場攤位數約為42.75萬個,同比下降8.5%,營業面積約為4162.7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
盡管國內農產品批發市場數量及營業面積下降,但是農批市場主體地位仍舊保持,同時互聯網經濟對實體農批市場經濟帶來增量。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成交額約為6.40萬億元,成交量約為10.38億噸,分別同比增長10.1%、6.0%。未來農貿市場發展重點在于通過數字化連接流通節點、賦能產業主體、提升行業效率、重構鏈路價值,利用互聯網經濟進一步提升農貿市場在農產品流通的價值地位。
五、農貿市場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我國農產品流通渠道中批發市場是原有渠道和主渠道。但批發市場渠道也在不斷變化發展,逐漸發展為向前延伸到產地,向后延伸到了零售市場。此外,還出現了其它流通渠道,諸如超市、物流配送中心、電子商務等,這些流通渠道的興起和發展對批發市場的影響在逐步擴大。
我國農產品專業物流一體化服務正在逐步建立之中。隨著我國農產品產業化的不斷提升,農產品規模化經營局面以及特色農業發展趨勢已經逐步建立,對于農產品專業化物流的需求也變得愈來愈高,因此加快行業的分工進程,把農產品物流分配從原來的供應企業與銷售企業那里予以脫離,交由專業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行運作,從而讓農產品的供應企業以及銷售企業能夠一心一意地抓好農產品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等環節的工作。行業發展趨勢如下:
1、依托政策打造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只有通過政策的支持,并且結合當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發展實際情況才能夠為農產品批發市場轉型升級奠定基礎。另外,農產品批發市場在結合政策時,要將政策的支持效果進行充分發揮,不能夠只是一昧的進行信息化升級,要結合地區功能建設的綜合需要來完成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升級,確保農產品批發市場配套設施、區位功能更加符合當地經濟的發展。將更加有利于農產品批發市場各種資源的整合,推動農產品批發市場適應當地的經濟發展。
2、實現全方位智能化管理。一方面政府要進行統籌規劃以及頂層設計,強化市場各類信息硬件的建設,結合地方的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等要素,對農產品批發市場整體構建進行優化。另一方面則是將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硬件設施以及配套服務體系進行建設,傳統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管理模式不能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需要從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硬件設施、配套服務體系等進行充分建設,從全方位的角度為智能化管理提供保障。
3、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準入機制以及食品標準體系。農產品批發市場要充分借助全方位智能化系統,提升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商家、農產品的準入門檻,通過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準入機制來限制商家、農產品,確保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同時必須大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一是強化產地準出市場準入銜接機制。要深入壓實生產者主體責任,進一步開展批發市場索要查看合格證試點工作,以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為抓手構建產地準出市場準入銜接機制。二是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農貿市場行業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農貿市場行業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農貿市場行業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農批市場趨勢與前景預測,2025-2031年中國農批市場投資機遇與策略分析,中國農批市場企業投融資及IPO上市策略指導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