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我國能源管理市場主要細分市場有4大部分,分別是工廠能源管理系統(FEMS)、建筑能源管理系統(BEMS)、社區能源管理系統(CEMS)、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由于我國工業發達,特別是高耗能工廠較多,因此工廠能源管理系統市場規模較高,被很多能源管理企業集中發展。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能源管理相關產品市場結構情況為:HEMS占比3.7%、BEMS占比31.5%、CEMS占比12.0%、FEMS占比43.7%,其他系統配套產品占比9.1%。
關鍵詞: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綜合能源管理、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一、能源管理綜述
能源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的領域,旨在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能源資源的使用,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成本、減少環境影響,并確保能源供應的可靠性。能源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可持續能源管理,確保能源的可持續性,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能源管理行業涉及多種產品和系統,其中包括CEMS、BEMS、HEMS和FEMS等。
二、能源管理行業發展背景
“雙碳”目標下節能降碳、限制高耗能等政策或將出臺,倒逼企業加強能源管理能力。2022年2月,12 部門印發《關于印發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整合差別電價、階梯電價、懲罰性電價等差別化電價政策,并建立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關于做好2023年電力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工作的通知》均明確指出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價格不受燃煤基準價上浮20%的限制,企業用電成本或將大幅增加。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推進+節能降耗要求持續加強,倒逼企業自主加強能源管理能力,提高對微電網的認知和接受程度。
在節能減排相關政策不斷推動下,我國節能行業穩步發展。“十三五”期間,我國節能服務行業產值增長迅速。根據EMCA數據,2016年我國節能服務行業產值為3567億元,至“十三五”末已達5916億元,“十三五”期間增長達66%。隨著節能服務市場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22年國內節能服務總產值約為6842.2億元。節能服務技術應用領域包括余熱余壓利用、供熱、能量系統優化、電機系統、建筑綜合節能、工業鍋爐窯爐等十幾個領域。十三五期間,余熱余壓利用、供熱、能量系統優化、分布式能源站為最熱門領域,占“十三五”節能服務領域總投資比重超過60%。
合同能源管理是節能服務的主要形式。合同能源管理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在市場經濟國家中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基于市場的、全新的節能新機制。至本世紀,發達國家的節能服務公司(ESCO)已形成產業。ESCO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經營業務的典型方式是:通過能源服務合同為客戶提供能源診斷、方案設計、技術選擇、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安裝調試、運行維護、人員培訓、節能量監測、節能量跟蹤等一整套的系統化服務;在合同期節能服務公司(EMC)與企業分享節能效益,EMC由此得到應回收的投資和合理的利潤;合同結束后,高效的設備和節能效益全部歸客戶所有。據統計,2022年國內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額約為1097.8億元。
三、能源管理行業產業鏈
能源管理行業產業鏈涵蓋了從能源的生產和提供(上游)、轉化和分配(中游)到最終能源使用者(下游)的全過程。上游能源供應商包括傳統能源如石油、天然氣、煤炭以及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的生產商,能源開發和勘探包括石油勘探、天然氣開發、太陽能和風能項目的建設;中游涉及將原始能源轉化為可用形式,如電力、燃氣或熱能,包括電力廠、發電站、煉油廠、天然氣處理廠等。中游還包括能源管理和控制系統供應商,他們提供監控和控制設備、軟件以及智能系統,以確保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安全分配;產業鏈下游應用領域包括制造業、商業建筑、醫療機構等各種組織和企業,還包括住宅消費者,能源服務公司是提供能源效率和管理服務的公司,他們合作與下游客戶,實施節能項目,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能源管理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四、能源管理行業現狀分析
能源管理發源于西方發達國家,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國外已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和優化管理,能源管理在發達國家已經非常成熟,細分程度高。而在我國發展還不夠成熟,市場細分程度不夠,多數企業仍處于一窩蜂競爭狀態。據統計,2022年國內能源管理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84.8億元,同比下降2.1%。我國能源管理行業規模的消費區域主要是華東地區,占全國市場的38.1%;其次為華中地區和華南、華北地區,分別占比為14.2%、13.6%、12.1%。
目前,我國能源管理市場主要細分市場有4大部分,分別是工廠能源管理系統(FEMS)、建筑能源管理系統(BEMS)、社區能源管理系統(CEMS)、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由于我國工業發達,特別是高耗能工廠較多,因此工廠能源管理系統市場規模較高,被很多能源管理企業集中發展。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能源管理相關產品市場結構情況為:HEMS占比3.7%、BEMS占比31.5%、CEMS占比12.0%、FEMS占比43.7%,其他系統配套產品占比9.1%。
五、能源管理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之前我國能源管理行業面對兩大問題難以發展:其一是融資難融資貴。隨著節能服務公司承擔的項目單體量逐年增大,分享期逐年增長,資產負債率居高,加之抵押物較少,節能服務公司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其二為綜合服務能力仍顯不足。單個節能服務公司缺乏延伸配套體系,難以形成關聯度強、各環節配套完善的節能服務產業鏈條, 導致節能技術力量還不能提供綜合的節能服務,特別是對一些投資大、跨專業的綜合性項目難以獨立完成。從業務領域看,多數服務公司僅涉足某一領域的節能服務,尚不能滿足綜合化服務需求。
過去的十年里,電力行業通過改進燃煤機組、發展非化石能源等多措并舉降低供電煤耗,2020年單位發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1年下降27.3%,同期終端用能電氣化態勢逐步清晰,2020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持續提高至27.0%,工業、建筑、交通、農業、生活消費五大領域電能替代持續提速,據國家電網預測為實現雙碳目標2030、2060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提升至39%、70%,高比例用電需求與隨機性負荷沖擊的增大,更加考驗電力系統的需求側響應能力。此外,分布式光伏與儲能的推廣將使得電力系統源荷界限逐步模糊,源荷互動下為用戶提供更清潔高效價低的綜合能源服務模式興起,具備優質品牌力、廣泛地域布局、強融資能力和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的運營類企業有望迎來新機。
2021年11月,國家能源局出臺《關于推進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通過優化整合本地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資源,以先進技術突破和體制機制創新為支撐,探索構建源網荷儲高度融合的新型電力系統。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速拉動源網荷儲全產業鏈變革,新能源發電在技術進步的驅使下逐步走向平價,但是,平價上網仍不等于平價利用,發電側與用電側對電力系統帶來的波動需要特定的機組調節,為電力系統帶來了額外的運行成本。在成本疏導機制尚待完善的背景下,源網荷儲一體化的建設有助于緩和局部波動,優化電能質量,也為新能源運營商帶來全新的機遇。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能源管理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能源管理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能源管理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十六章,包含2025-2031年能源管理行業面臨的困境及對策,能源管理行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國能源管理系統開發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