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發展環境:政策持續利好,為行業發展提供廣闊市場機遇
近年來,我國頒發多部政策來推進全國智慧化數字化建設,為智能水表產業的建設發展持續助力,提供廣闊市場機遇。同時,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水務行業滲透與發展,智慧水務成為朝陽產業。隨著智能化水表建設目標的實施和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城鄉智能水表建設將全面拉開。近年來,我國城鎮化率持續提升,城鎮化建設效果顯著。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中國城鎮化率已達到65.22%,相較2017年增長了6.7個百分點。隨著城鎮化建設工作的持續推進,未來中國城鎮化率將繼續上升,智慧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將深入覆蓋更多居民用戶,智能水表的市場需求也將不斷增加。
二、發展現狀:產需量同步增長,智能水表滲透率快速提升
智能水表涉及水計量、水運營、智慧水務云平臺建設與大數據增值服務等,與智慧城市建設和城鄉居民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國家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國家關于推進智慧水務、建設節水社會、城鄉供水一體化等一系列涉水新政的出臺,加快和促進了智能水表行業的發展。在國家經濟良好發展以及產業相關政策支持下,我國智能水表生產企業數量增多,智能水表儀器設備生產工藝水平提升,產能產線逐漸擴大,智能水表消費量穩步增長。
三、市場格局:競爭格局穩定,龍頭企業優勢明顯
當前我國智能水表市場格局較為集中,行業存在綜合實力較為強勁的龍頭企業。根據企業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部分智能水表重點企業如三川智慧、寧水集團、新天科技、山科智能、邁拓股份、匯中股份的智能水表產量分別為723.22、419.78、373.92、218.84、88.56、77.04萬臺,占據全國智能水表市場份額分別為11.38%、10.14%、19.6%、5.93%、2.4%、2.09%,上述6家重點企業市場份額合計為51.54%。
四、發展趨勢:需求規模持續擴張,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在政策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下,未來我國智能水表的需求規模將持續擴張,智能水表在水表行業中的滲透率也將繼續提升。隨著我國水表行業向智能水表及應用系統方面調整與轉型,對水表企業跨行業知識積累、多學科交叉應用及產品研發能力、綜合采購能力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業技術壁壘和服務壁壘迅速提升。此外,部分生產電子電路、嵌入式系統、通信與軟件等產品的行業外企業,利用自身技術優勢,轉型從事智能水表及應用系統的設計研發業務,參與智能水表市場競爭。在此趨勢下,未來國內智能水表的行業壁壘將逐漸增多,企業間市場競爭將愈發激烈。
關鍵詞:智能水表發展環境、智能水表發展現狀、智能水表市場格局、智能水表發展趨勢
一、發展環境:政策持續利好,為行業發展提供廣闊市場機遇
智能水表是一種利用現代微電子技術、現代傳感技術、智能IC卡技術對用水量進行計量并進行用水數據傳遞及結算交易的新型水表。與傳統水表一般只具有流量采集和機械指針顯示用水量的功能相比,是很大的進步。智能水表除了可對用水量進行記錄和電子顯示外,還可以按照約定對用水量進行控制,并且自動完成階梯水價的水費計算,同時可以進行用水數據存儲的功能。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智能水表上游原材料供應主要包括表殼、鋼材、銅材、塑料、通訊模組、電子元器件、機芯、電池等;中游為智能水表的生產與制造;智能水表下游客戶主要包括水務公司、房地產企業、工業企業等。
近年來,我國頒發多部政策來推進全國智慧化數字化建設,為智能水表產業的建設發展持續助力,提供廣闊市場機遇;同時,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水務行業滲透與發展,智慧水務成為朝陽產業。2021年1月,由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2020年本)》中明確提出,將模塊化、物聯網、系統化、智慧化電能表、水表、燃氣表、熱量表的研發及生產列入西部地區新增鼓勵類產業。2021年3月頒發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中指出,要以數字化助推城鄉發展和治理模式創新,全面提高運行效率和宜居度;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物聯網感知設施、通信系統等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建筑等物聯網應用和智能化改造。2022年5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中提出,要推行縣城運行一網統管,促進市政公用設施及建筑等物聯網應用、智能化改造,部署智能電表和智能水表等感知終端。2022年6月公布的《關于印發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實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中指出,要同步推進城市供水、排水、供熱等其他管道和設施普查,建立和完善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充實城市燃氣管道等基礎信息數據,完善平臺信息動態更新機制,實時更新信息底圖。
隨著智能化水表建設目標的實施和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城鄉智能水表建設將全面拉開。近年來,我國城鎮化率持續提升,城鎮化建設效果顯著。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中國城鎮化率已達到65.22%,相較2017年增長了6.7個百分點。隨著城鎮化建設工作的持續推進,未來中國城鎮化率將繼續上升,智慧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將深入覆蓋到更多居民用戶,智能水表的市場需求也將不斷增加。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智能水表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二、發展現狀:產需量同步增長,智能水表滲透率快速提升
智能水表涉及水計量、水運營、智慧水務云平臺建設與大數據增值服務等,與智慧城市建設和城鄉居民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國家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國家關于推進智慧水務、建設節水社會、城鄉供水一體化等一系列涉水新政的出臺,加快和促進了智能水表行業的發展。在國家經濟良好發展以及產業相關政策支持下,我國智能水表生產企業數量增多,智能水表儀器設備生產工藝水平提升,產能產線逐漸擴大。據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至2021年期間,我國智能水表產量呈逐年增長走勢。2020年全國智能水表產量達到3327萬臺,相較2008年增長了2917萬臺。從產量增速情況來看,2008-2021年全國智能水表產量增速均保持在10%的水平之上,其中2009年全國智能水表產量增長迅猛,增速達到41.5%。隨著智能水表改造升級進程不斷深入推進,全國眾多地區已經完成智能水表替換安裝,國內智能水表廠商結合市場供需形勢調整產量,2015-2021年全國智能水表產量增速有所放緩。
近年來,由于國家多項利好政策的出臺,我國水表行業正在逐漸向著智能水表及其應用系統方面調整與轉型。智能水表與傳統機械水表相比具有數據實時傳輸和遠程控制等特點,改變了傳統的人工上門抄表方式,可實行遠程抄表、網上繳費,市場需求旺盛。受益于國家政策持續利好、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以及智能水表下游產業發展壯大,近年來我國智能水表消費量穩步增長。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智能水表消費量達到4242萬臺,同比增長30.3%,相較2017年國內智能水表消費量增加了2624萬臺。
從市場滲透率情況來看,按照產品滲透率的高低,可將行業的發展階段分為為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2008-2021年期間我國智能水表滲透率連年增長,全國智能水表滲透率由8.1%上升至40.5%,2021年智能水表覆蓋率相較2008年上漲了32.4個百分點。因此,當前我國水表行業已經進入成長后期,行業整體增速逐漸放緩,同時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也導致產品價格和毛利率水平出現一定下滑。但智能水表的需求仍然旺盛,智慧水務管理系統的推廣應用仍然處于快速成長期,未來將繼續推動國內智能水表優質企業的收入增長。
三、市場格局:競爭格局穩定,龍頭企業優勢明顯
當前我國智能水表市場格局較為集中,行業存在綜合實力較為強勁的龍頭企業。根據企業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部分智能水表重點企業如三川智慧、寧水集團、新天科技、山科智能、邁拓股份、匯中股份的智能水表產量分別為723.22、419.78、373.92、218.84、88.56、77.04萬臺,占據全國智能水表市場份額分別為11.38%、10.14%、19.6%、5.93%、2.4%、2.09%,上述6家重點企業市場份額合計為51.54%。
從行業重點企業經營情況來看,三川智慧是國內最早專業從事水表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之一,產品品種全,市場規模大,綜合實力強,品牌知名度高,具有較高的行業地位和市場地位。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以智能水表特別是物聯網水表為核心產品的各類水表、水務管理應用系統、水務投資運營、供水企業產銷差與DMA分區計量管理、健康飲水服務、智慧水務數據云平臺建設等,致力成為世界領先的水計量功能服務商、智慧水務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為我國今后進一步發展“智慧城市”、“數字化中國建設”提供科技賦能。三川智慧在2017-2019年的智能水表營業收入由2.51億元逐年增長至6億元。隨著疫情影響對經濟環境帶來的沖擊,公司的智能水表業務需求量有所減少,2020年-2021年智能水表營業收入有所下滑,由5.73億元減少至5.13億元。
山科智能主要產品為智慧水務系列產品:第一類為智能遠傳水表;第二類為智慧水務管網智能產品,主要包括供水儀表實時監控調度系統、供水管網漏損檢測系統和大口徑電子儀表;第三類為智慧軟件集成產品,主要包括智慧水務平臺和智慧家園管理系統。2019-2021年山科智能的智能水表營業收入由2.61億元增長至4.02億元,期間智能水表業務營業收入增量達到1.41億元。
對比兩家企業智能水表營業收入可以看出,2019年三川智慧業務規模明顯比山科智能更大,但隨著山科智能的迅速發展,兩家企業智能水表營業收入差距逐漸縮小。2022上半年,三川智慧和山科智能的智能水表營業收入分別為2.16億元、1.85億元,其中三川智慧智能水表營業收入超出山科智能0.31億元,相較2019年兩家企業的智能水表收入差距3.39億元縮小了3.08億元。
從盈利情況來看,三川智慧在2017-2019年的智能水表業務毛利率由40.62%上升至43.39%。2020年由于受整體經濟下行及疫情影響,水表行業業務整體下降明顯,加之受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影響,對主營業務利潤產生較大影響;同時公司水表類產品種類眾多,同一產品會因銷售區域、經銷直銷、招投標等方式不同產生價格差異,價格波動也給帶來生產經營帶來不確定因素影響。2020-2022年上半年,三川智慧和山科智能的智能水表毛利率均呈逐年下滑走勢,其智能水表毛利率下滑幅度分別為9個半分點和5個百分點,且山科智能的智能水表毛利率水平均在三川智慧之上??梢钥闯錾娇浦悄艿闹悄芩碛芰β詮娪谌ㄖ腔郏?022年上半年三川智慧和山科智能的智能水表毛利率分別為32.03%、40.43%。
四、發展趨勢:需求規模持續擴張,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1、需求規模持續擴張,智能水表滲透率將繼續提升
隨著國家工業化、城鎮化、信息數字化進程不斷推進和物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國家關于推進智慧水務、建設節水社會、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等一系列設施政策的出臺,將不斷驅動智能水表行業的快速發展。“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推進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供排水企業、工農業、企事業單位用水與節水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網絡化進程加快,這將為智能水表的發展和更新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機會。同時,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國傳感技術、通訊技術、邊緣計算技術和電磁超聲技術不斷取得創新突破,其應用促使智能水表的功能更加完善,從而實現在更多場景中的智慧應用和推廣,為智能水表的市場需求增長注入新動力。在政策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下,未來我國智能水表的需求規模將持續擴張,智能水表在水表行業中的滲透率也將繼續提升。
2、行業壁壘增加,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隨著我國水表行業向智能水表及應用系統方面調整與轉型,對水表企業跨行業知識積累、多學科交叉應用及產品研發能力、綜合采購能力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業技術壁壘和服務壁壘迅速提升。同時由于智能水表較傳統機械水表對安裝調試、后續維護能力的要求更加嚴格,因此不具備這樣綜合能力的大部分中小水表企業有可能加速被市場淘汰,而具有長期計量技術積累、研發能力與服務能力強勁的優勢企業則有可能快速發展壯大,行業集中度將有望進一步提高。此外,部分生產電子電路、嵌入式系統、通信與軟件等產品的行業外企業,利用自身技術優勢,轉型從事智能水表及應用系統的設計研發業務,參與智能水表市場競爭。在此趨勢下,未來國內智能水表的行業壁壘將逐漸增多,企業間市場競爭將愈發激烈。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智能水表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2-2028年中國智能水表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2022-2028年中國智能水表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共十二章, 包含應用領域及行業供需分析,影響企業經營的關鍵趨勢,2022-2028年智能水表行業投資價值評估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