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氨酸行業概述
甘氨酸(Glycine)又名氨基乙酸,是人體非必須氨基酸的一種,具有最小相對分子質量且有最簡單分子結構的α氨基酸?;瘜W結構式為C2H5NO2,其在常溫下呈白色晶體或結晶性粉末狀態,在水中溶解較易,部分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甘氨酸作為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中間體,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包括農藥、飼料、食品、醫藥和日用化學品等多個行業。
甘氨酸的應用領域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國內外對甘氨酸的合成技術研究十分重視,已經開發出了多種生產工藝路線,主要有已實現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Strecker法(施特雷克法)、氯乙酸氨解法,處于開發中的生物化學合成法、Hydantion法(海因法)等綠色生產工藝。目前,國外的主要甘氨酸生產企業已經淘汰了氯乙酸氨解法生產工藝,但國內的生產廠家仍以此法為主。未來,隨著“雙碳”政策的不斷出臺,開發綠色環保的甘氨酸技術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甘氨酸主要生產方法對比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甘氨酸產量
目前,國內甘氨酸行業生產企業數量達十多家,行業產能約62萬噸。行業產能較大的企業主要有河北東華金龍化工、河北東華冀衡化工、山東臨沂鴻泰化工、湖北興發集團金信公司、四川福華集團、四川廣安誠陽、河北元氏鑫宏升等。
2021年中國甘氨酸行業產能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氯乙酸法生產的甘氨酸雜質氯含量較高、純度低,主要用于合成農藥草甘膦,我國甘氨酸企業也主要是生產草甘膦領域的甘氨酸。只有少數企業可以生產用于醫藥、食品、飼料等領域的高純度、高品質的甘氨酸產品,導致這些領域的甘氨酸需進口。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甘氨酸的產量在不斷增長,已成為全球甘氨酸生產大國。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甘氨酸產量達38.84萬噸,同比增長了4.83%。
2014-2021年中國甘氨酸行業產量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本文摘自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甘氨酸行業發展動態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三、甘氨酸需求量
甘氨酸用途十分廣泛,國內市場農藥領域比較突出,草甘膦領域是我國甘氨酸最大的細分消費市場。近年來,隨著醫藥、飼料、日用化學品、食品、農藥等下游市場的發展,我國甘氨酸需求不斷增長,需求量從2014年的25.89萬噸增長至2021年的33.92萬噸。
2014-2021年我國甘氨酸需求量走勢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四、甘氨酸價格走勢
2021年下半年以來受環保政策的影響,國內河北、山東等地生產商開工受限,國內市場供給相對減少。需求方面,下游草甘膦需求旺盛,草甘膦企業開工維持高位,對甘氨酸需求較為強勁,帶動了甘氨酸價格上漲。據統計2021年12月國內甘氨酸價格一度上探至3.5萬元/噸(年度均價達到1.86萬元/噸,同比增幅超過129%),2022年國內甘氨酸價格逐步回落,截至8月底,國內均價已經回落至1.47萬元/噸左右。
2014-2021年我國甘氨酸年度均價走勢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0-2022年8月我國甘氨酸月度均價走勢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五、甘氨酸市場規模
受價格因素影響,近年來我國甘氨酸市場規模呈波動態勢。2019-2020年受價格下降的影響,我國甘氨酸市場規模呈下降趨勢;而2021年隨著價格的大幅增長,甘氨酸市場規模達62.99億元,同比增長144.72%。近幾年我國甘氨酸行業市場規模走勢如下圖所示:
2014-2021年中國甘氨酸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六、甘氨酸市場前景預測
伴隨著抗草甘膦轉基因作物播種面積的不斷擴大及百草枯的持續退出,草甘膦需求量仍將呈現上漲趨勢,進而帶動甘氨酸行業發展。未來隨著我國企業在直接海因法或生物合成法上的技術進步,將帶動我國食品、藥品級甘氨酸市場發展。
2022-2028年中國甘氨酸行業需求量預測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甘氨酸行業發展動態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甘氨酸行業發展動態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甘氨酸行業發展動態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共十三章,包含甘氨酸行業外部風險分析,SWOT分析,2025-2031年行業發展趨勢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