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變性淀粉產業鏈、變性淀粉產量、變性淀粉企業份額、變性淀粉需求結構
1、變性淀粉定義及其在食品中的應用
變性淀粉指為改善淀粉的性能、擴大其應用范圍,利用物理、化學或酶法處理,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團或改變淀粉分子大小和淀粉顆粒性質,從而改變淀粉的天然特性(如:糊化溫度、熱粘度及其穩定性、凍融穩定性、凝膠力、成膜性、透明性等),使其更適合于一定應用的要求。這種經過二次加工,改變性質的淀粉統稱為變性淀粉。
與普通淀粉相比,變性淀粉具有糊化溫度低、透明度高、溶解度高、凝膠性強、凍融穩定性好、黏度低、耐低溫和耐高溫等特性,因此在食品領域應用廣闊。
變性淀粉在食品中的應用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變性淀粉分類情況
我國變性淀粉的研制起步較晚,始于上世紀 80 年代。從變性淀粉的種類上來說,國外已開發上市了多達 2000 余種變性淀粉產品,包括氧化淀粉、酸變性淀粉、淀粉酯、淀粉醚、交聯淀粉、陽離子淀粉、接枝淀粉、環糊精、白糊精、預凝膠化淀粉(預糊化淀粉)、雙醛淀粉等,其中用玉米淀粉生產的變性淀粉已達到 200 多種,而中國內地以玉米淀粉為原材料生產的變性淀粉品種只有十余種,未來變性淀粉使用前景非常廣闊,行業進入快速發展軌道。
變性淀粉分類方式及代表性品種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3、變性淀粉產業鏈全景圖
變性淀粉上游是玉米淀粉、變性淀粉、小麥淀粉、馬鈴薯淀粉等淀粉行業,變性淀粉的下游市場為紡織、造紙、食品、飼料、鑄造、醫藥、建筑、石油等領域,隨著變性淀粉使用范圍的擴大其產業鏈也在發展壯大。
變性淀粉產業鏈全景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本文內容摘自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變性淀粉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4、變性淀粉供給分析
(1)變性淀粉產能分析
由于變性淀粉是集化學、化工、物理等多種應用技術于一身的綜合產品,市場開發難度較大,眾多企業采用試探性、作坊式的投資運作模式。隨著我國變性淀粉行業發展,生產技術不斷完善,裝備不斷改進,工藝參數控制水平不斷提高,我國變性淀粉產品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部分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出口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同時,經過 20 多年的努力和積累,使用全國產化設備裝備的全套濕法變性淀粉生產線已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出口印尼、越南等國。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我國變性淀粉行業產能為129萬噸,2020年行業產能在202萬噸左右。
2009-2021年我國變性淀粉行業產能走勢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變性淀粉產量分析
目前廣西農墾明陽生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紙友科技有限公司、諸城興貿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山東熙來淀粉有限公司、山東壽光巨能金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山東福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西高源淀粉有限公司、濰坊森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羅蓋特(中國)營養食品有限公司、廣東匯美淀粉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國變性淀粉工業典型代表性企業。
從產區來看,我國變性淀粉生產主要集中在山東、浙江、廣西、廣東、江蘇和江西等省市。據統計2009年我國變性淀粉產量為112.93萬噸,2020年我國變性淀粉產量增長至175.11萬噸,2021年我國變性淀粉產量達到182.65萬噸。
2009-2021年我國變性淀粉產量走勢圖
資料來源:中國淀粉工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3)變性淀粉細分產品產量分析
2019年,變性淀粉品種中,產量10萬噸以上的品種有復合變性淀粉、氧化淀粉、陽離子淀粉、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和預糊化淀粉,產量分別為31.92萬噸、27.96萬噸、21.99萬噸、21.61萬噸、15.59萬噸和11.91萬噸,這六種產品產量約占變性淀粉總產量的75.79%。
2020年我國復合變性淀粉產量約為36.02萬噸,氧化淀粉產量為32.06萬噸、陽離子淀粉產量為22.81萬噸、醋酸酯淀粉產量為19.71萬噸、磷酸酯淀粉產量在15.59萬噸。
2021年我國復合變性淀粉產量約為37.16萬噸,氧化淀粉產量為33.85萬噸、陽離子淀粉產量為23.41萬噸、醋酸酯淀粉產量為16.66萬噸、磷酸酯淀粉產量在14.71萬噸。
2016-2021年我國變性淀粉細分產品產量統計圖
資料來源:中國淀粉工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4)2021年變性淀粉行業主要企業產量占比
2010年開始,我國變性淀粉深加工行業逐漸恢復健康發展,并出現了向原料主產區集中 向大企業集中的發展趨勢。國內淀粉產能集中度較高,從產區來看,我國變性淀粉生產主要集中在山東、廣西、浙江、廣東、江蘇和江西,這六個省份變性淀粉 產量占總產量的85%以上,這些地區均為淀粉主產區,原料供應充足,加工成本較低。
中國變性淀粉行業產量集中度較高,目前紙友科技、熙來淀粉、新茂玉米、福洋生物,四家企業合計產量規模全行業占比達到37.33%。
2021年變性淀粉行業主要企業產量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淀粉工業協會
(5)2021年變性淀粉生產地理分布
2021年,山東省變性淀粉產量66.83萬噸,占總產量的36.59%;浙江變性淀粉產量27.9萬噸,占總產量的15.28%,山東和浙江變性淀粉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2021年變性淀粉生產地理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淀粉工業協會
5、變性淀粉需求分析
(1)變性淀粉消費量分析
受經濟持續增長、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以及變性淀粉行業自身生產及研發技術的提高,變性淀粉的消費需求整體呈增長趨勢,近七年的復合增長率約3%,產品需求以氧化淀粉、復合變性淀粉、陽離子淀粉和醋酸酯淀粉等為主。2019年中國變性淀粉消費量為212.69萬噸,2020年我國變性淀粉消費量為219.22萬噸。2021年變性淀粉消費量達到了232.01萬噸。
2009-2021年我國變性淀粉消費量走勢圖
資料來源:中國淀粉工業協會、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變形淀粉下游需求結構
目前我國變性淀粉下游行業需求占比較高的行業包括造紙、食品、紡織和包裝,占比分別為58%、19%、8%和5%。造紙行業是變性淀粉的傳統應用領域,也是當前變性淀粉消費量最大的應用領域。紙張由眾多植物纖維組成,在造紙過程中加入變性淀粉糊液,使其與纖維發生反應,可以提高細小纖維、填料的留著,促進纖維的結合進而增進紙張的物理強度。將變性淀粉應用于紙張表面施膠劑,在保證紙張光滑度和強度的同時提高了紙張抗水性、耐破度、耐折度、抗張強度、平壓強和環壓強度。
2021年中國變形淀粉下游行業需求結構
資料來源:中國淀粉工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6、我國變性淀粉工業發展趨勢
變性淀粉作為造紙﹑紡織、食品等現代工業的原輔料,它不但有助于改進這些工業加工過程的性能,提高這些工業產品的質量,它的開發還可大幅度提高淀粉質農產品的附加值,有利于解決農產品出路,增加就業渠道、提高農民收入,穩定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等。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工業產品規模不斷擴大,對變性淀粉的需求量也將不斷增加,同時,用可再生資源生產的變性淀粉又是很多石油化工產品的替代品,天然石油的逐漸減少,勢必給變性淀粉帶來發展空間。可以說,變性淀粉工業仍是需要發展的產業,在我國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變性淀粉工業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變性淀粉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變性淀粉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變性淀粉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共十一章,包含我國變性淀粉市場主要參與者經營分析,變性淀粉行業風險分析及前景展望,變性淀粉行業研究結論及投資戰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