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為國內鈦礦龍頭企業。公司成立于1994 年,并于2020 年4 月上市,主營業務為釩鈦磁鐵礦的采選與銷售,主要產品為鈦精礦與釩鈦鐵精礦。經過20 多年的發展,公司鈦金屬回收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且鈦精礦國內產量市占率第一。憑借在鈦精礦市場中的龍頭地位,公司對鈦精礦價格有較強的定價權。公司業績主要由鈦精礦和釩鈦鐵精礦貢獻(2019 年毛利占比分別為62%、37%);2020 年隨著鈦精礦價格上漲、釩鈦鐵精礦結構優化,業績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5.2 億元,同比增長31%),資產負債表結構進一步優化(截止三季報,資產負債率下降至15.26%,現金及現等價物余額為9.78 億元)。
坐擁潘家田釩鈦磁鐵礦,資源稟賦優異。公司擁有四川攀枝花潘家田釩鈦磁鐵礦采礦權,礦山資源儲量2.96 億噸,采選產能600 萬噸/年。整體鈦資源儲量(以二氧化鈦計)3201.51 萬噸,釩資源儲量(以五氧化二釩計)69.78 萬噸。公司背靠國內鈦礦資源戰略要地攀西地區,具備獲取優質資源的先天優勢和便利條件。
優化內生式增長,期待外延式擴張。公司未來通過提質增效技改擴能,保障鈦精礦產品現有53萬噸/年產能的穩定產出,并將釩鈦鐵精礦產能由現在160 萬噸/年(55%品位)的提升至84 萬噸/年(品位60%以上);同時通過優化選礦比、鈦鐵比,提升資源利用率。優化工藝和產品結構明顯提升產品整體盈利能力(2020H1 公司鈦精礦毛利率為75.6%、釩鈦鐵精礦毛利率為50%)。此外,公司目前資產負債率低、現金流充裕,且融資渠道暢通,加之多年的鈦鐵礦開采運營經驗和成熟的技術團隊,具備外延式資源并購的基礎和能力,目前正是進行攀西地區產能整合的最佳時期,公司作為鈦礦龍頭企業,外延式擴張可期。
供給收縮,需求復蘇,鈦精礦價格有望繼續緩慢上漲。供給整體收緊加上鈦白粉需求的穩定增長,四川鈦精礦價格年初以來上漲了約40%。供給端,受海外部分大礦資源枯竭及疫情影響,海外鈦礦供應收緊,2020Q3 中國鈦精礦進口量環比下滑14.5%;國內方面,隨著在環保、安全等方面不合規的小型釩鈦磁鐵礦采選企業陸續關停,小產能將逐步出清。需求端,鈦白粉和海綿鈦穩定增長,鈦精礦價格有望繼續平穩上漲。


2025-2031年中國鈦礦行業市場競爭力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鈦礦行業市場競爭力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共十章,包含行業重點企業分析,鈦礦行業發展趨勢分析,2025-2031年鈦產業前景及投資機會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