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中國是全球鎵資源的主要儲備國。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全球探明的金屬鎵儲量27.93萬噸,中國金屬鎵儲量19萬噸,占比約68%左右,位居全球首位。這一儲量優勢為中國在全球鎵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提供了堅實基礎。中國是全球鎵生產的主要國家,占全球鎵產量的絕大部分份額。近年來,中國鎵產量呈現增長態勢。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金屬鎵產量為756噸,同比增長3.14%。
相關上市企業:中國鋁業(601600)、藍曉科技(300487)、中金嶺南(000060)、云南儲業(002428)、馳宏鋅儲(600497)
相關企業:東方希望(三門峽)鋁業有限公司、福達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美鎵業有限公司、峨嵋半導體材料研究所、廣東先導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關鍵詞:金屬鎵、金屬鎵市場規模、金屬鎵行業現狀、金屬鎵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述
金屬鎵是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十三列的第三種元素,被歸類為后過渡金屬或“其他”金屬。鎵原子有31個電子和31個質子,最外層有3個價電子。它是一種柔軟的銀白色金屬,它具有一些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如低熔點(29.76°C或29.78℃)、高沸點(2204°C或2403℃)、良好的超導性、延展性以及優良的熱縮冷脹性能等。這些性質使得鎵在半導體、太陽能、合金、化工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金屬鎵按存在形態分類可以分為自然形態和加工形態。
二、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金屬鎵行業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1950年代的初步探索與起步階段,1955年底,冶金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向五0一廠(中鋁山東企業前身)下達了回收金屬鎵的試驗研究任務。1956年1月,五0一廠成立以冶煉工藝工程師錢永興為首的試驗小組,開始了金屬鎵生產的工業試驗。1956年底,五0一廠試驗小組確定了金屬鎵的生產工藝,并從氧化鋁生產分解母液中采用徹底碳酸化和加石灰脫鋁的工藝回收金屬鎵。該生產工藝具有流程短、建設快、投資省、無污染、產品質量高等特點。經擴大試驗,試驗小組制得金屬鎵20公斤,為生產設計提供了參數。1956年,該項目榮獲冶金工業部科技成果獎。同年12月,五0一廠正式向冶金工業部提出擬建金屬鎵生產車間的報告,并獲得批復同意。1957年1月,五0一廠根據試驗數據,設計日產金屬鎵24.5公斤的工藝流程,并破土建設金屬鎵生產車間。1957年7月1日,金屬鎵投入生產,填補了國內空白。當年,五0一廠生產鎵1853公斤,這在當時世界金屬鎵總產量只有幾百公斤的背景下,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五0一廠成為新中國第一家提煉金屬鎵的企業,為我國“兩彈一星”研制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1960年代至1980年代的產能擴張與技術創新階段,1958年,五0一廠(后更名為山東鋁廠)對金屬鎵生產系統進行了全面擴建,金屬鎵產能躍上一個新臺階,年生產能力達到4300公斤。1963年2月,山東鋁廠因金屬鎵產品純度達到99.9998%獲冶金工業部和國家經委頒發的科研“百花獎”。1980年代,山東鋁廠繼續改進生產方法,采用中和法生產金屬鎵,解決了鎵生產與氧化鋁生產爭奪二氧化碳的矛盾,金屬鎵的產能進一步提升。1981年9月25日,“山鋁牌”金屬鎵榮獲國家質量銀質獎。同年,山東鋁廠生產金屬鎵7400公斤,創歷史最好水平。1988年,山東鋁廠生產的金屬鎵獲國家銀牌獎,次年在首屆北京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牌獎并獲國際專利。
1990年達至今的市場化與國際化階段,1990年代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金屬鎵行業逐漸走向市場化。國內企業開始加強技術研發和質量控制,提高產品競爭力。21世紀初,中國金屬鎵行業開始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出口量逐年增加。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鎵產品出口國之一,主要供應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發達經濟體。近年來,隨著新能源、半導體等產業的快速發展,金屬鎵及其化合物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金屬鎵行業繼續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同時,積極拓展應用領域和市場空間,為整個產業鏈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三、行業產業鏈
金屬鎵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涉及鋁土礦、鉛鋅礦及煤礦等原材料以及所需的設備,設備包括開采設備、加工設備以及檢測設備等,其中開采設備包括采礦鉆機、裝載機、運輸車輛等,加工設備包括電解槽、加熱器、水箱、萃取設備等提取設備以及煉鐵爐、高低溫冷卻爐、成形盤等精煉設備,檢測設備包括礦石分析儀、效益分析器等。產業鏈中游為金屬鎵開采和提取加工環節。產業鏈下游主要涉及應用領域和市場拓展。金屬鎵及其化合物在半導體、光電器件、新能源及醫療器械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金屬鎵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四、行業現狀
鎵是重要的稀散金屬,在半導體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應用廣泛。鎵的相關產品包括金屬鎵、氮化鎵、氧化鎵、磷化鎵等。其中,氮化鎵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半導體材料。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領域的拓展,特別是5G通信、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快速增長,對鎵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近年來,中國鎵消費量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主要得益于新能源、LED、半導體、永磁材料等下游應用領域的蓬勃發展。
中國是全球鎵資源的主要儲備國。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全球探明的金屬鎵儲量27.93萬噸,中國金屬鎵儲量19萬噸,占比約68%左右,位居全球首位。這一儲量優勢為中國在全球鎵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提供了堅實基礎。中國是全球鎵生產的主要國家,占全球鎵產量的絕大部分份額。近年來,中國鎵產量呈現增長態勢。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金屬鎵產量為756噸,同比增長3.14%。
從分布來看,中國各省的金屬鎵產量分布不均。山西、廣西、河南等地是中國主要的鎵資源分布區,這些地區的鎵產量相對較高。其中,山西的鎵資源儲量最為豐富,2023年,山西金屬鎵產量為345噸,同比增長7.14%,占總產量的45.63%。其次為河南,其產量為153噸,同比增長98.70%,占總產量的20.24%。第三是廣西,其產量為135噸,同比下降28.57%,占總產量的17.86%。
五、重點企業經營情況
在金屬鎵的原材料開采和生產環節,一些大型企業如中國鋁業和中金嶺南憑借其豐富的資源和先進的技術,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這些企業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從資源開采到加工提純,再到應用開發,形成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而在金屬鎵的深加工和應用領域,一些具備技術實力和市場敏銳度的中小企業逐漸嶄露頭角。這些企業專注于高純鎵的制備和下游應用領域的拓展,不斷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和服務。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鋁業”)是中國鋁行業的龍頭企業,其金屬鎵產能規模位居全球第一。根據2023年的年度報告,中國鋁業在高純鋁和“小金屬”產業方面取得了突破,金屬鎵產能規模躍居全球第一。此外,中國鋁業在伴生金屬提取方面形成了獨具優勢的鎵、鋰、釩技術體系,并進行產業化應用。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鋁業營業收入為1738億元,同比下降7.76%;歸母凈利潤為90億元,同比增長68.46%。
西安藍曉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吸附分離材料、系統裝置以及吸附分離技術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專注于吸附分離材料新產品的研發及新興應用領域的拓展。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生物制藥、植物提取、工業廢水處理、濕法冶金和固定化酶載體等領域。藍曉科技在金屬鎵提取領域具有領先的技術實力。公司從2008年開始實現氧化鋁母液提取鎵材料和技術的產業化,目前擁有堿法和酸法兩種技術路線。其中,酸法提鎵效率更高,是藍曉科技的獨有技術。藍曉科技采用先進的提純工藝,使得金屬鎵的提純度可高達99.9999%以上,位居行業領先地位。同時,公司在氧化鋁提鎵領域不僅提供提鎵樹脂,還具有整線建設和生產線運營的產業化實例。通過與中鋁集團、錦江集團、東方希望等氧化鋁體系企業的合作,藍曉科技成為了這些企業的核心供應商。2024年前三季度,藍曉科技營業收入為19億元,同比增長19.99%;歸母凈利潤為6億元,同比增長15.10%。
六、行業發展趨勢
1、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趨勢
金屬鎵行業的發展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隨著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成熟,鎵基材料在高頻、高溫和高功率電子器件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技術創新將推動金屬鎵行業的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政府出臺的政策措施支持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這將有助于提高金屬鎵產品的附加值,增強國際競爭力。
2、市場需求變化與消費升級方向
金屬鎵的市場需求將隨著電子、新能源等行業的快速發展而增長。全球金屬鎵的主要消費市場集中在亞洲,尤其是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這些國家的電子制造業對金屬鎵的需求量巨大。隨著化合物半導體和激光技術的發展,鎵基合金和化合物,如砷化鎵和氮化鎵的需求持續增長。同時,鎵在核醫學和癌癥治療中的應用,如鎵-67和鎵-68放射性同位素,展示了其在醫療領域的潛力。
3、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路徑
金屬鎵行業將注重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鎵的回收和循環利用技術的開發,將減輕對有限資源的依賴。政府提供了各種資金支持和稅收優惠,推動金屬鎵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同時鼓勵綠色生產和循環經濟的發展。這不僅有助于保護環境,也是實現金屬鎵行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金屬鎵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金屬鎵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金屬鎵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金屬鎵產業優勢企業競爭性數據分析,2025-2031年中國金屬鎵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分析,2025-2031年中國金屬鎵行業投資機會與投資風險分析等內容。



